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体育运动会。红四方面军在四月炉霍县举办的“五一”运动会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5月1日清晨6时30分,在位于跑马山脚下的四川甘孜军分区教导队,60名专武干部正在精神饱满地进行队列训练。这是甘孜军分区对18个县人武部选送的60名新任专武干部进行正规化集训第一天的情景。甘孜军分区党委重视提高专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他们针对专武干部变动大、成份新的实际,在其上任之  相似文献   
13.
要搞好新形势下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但要有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人武干部队伍,更要有一个思想过硬、作风扎实的人武部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有了好的思想作风,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带领广大人武干部搞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人武部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天下事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 要在全社会大兴勤奋学习之风 据新华社北京1998年12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今天下午在视察北京图书馆时指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知识。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们多读书,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如果十二亿人民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我们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5.
60年前,红军长征在四川道孚创建了“苏维埃”工农红色政权组织,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从此揭开了道孚老区军民鱼水情的历史序幕。 今天,生活并不富裕的道孚人民用高原人特有的纯朴和痴情,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拥军新歌,而驻道孚的部队官兵也用热血和真情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爱民丰碑。1992年被命名为甘孜州“双拥先进县”,1993年和1997年分别被命名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县”。 上篇:视军队为长城,把军人当亲人 领导亲自抓,用表率作用带动军政、军民团结是道孚县双拥工作的一大特色。县长许春秀、县委书记姜文康对  相似文献   
16.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是国家和社会对武装组织成员及其家属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质照顾的统称。优抚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人武部门应从国防建设的大局出发,予以积极协助。我国的优待抚恤对象通常指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军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军区党委、首长非常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要把后备力量建设摆到与现役部队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廖锡龙司令员、杨德清政委的亲自关注下,今年上半年,军区在组织两期预备役部队军官集训的同时,又由5名常委带队,分5批抽45名机关干部与省军区组成联合工作组,对200余个人武部和17个军分区进行了检查考校;下半年,组织各省军区(警备区)、军分区及预备役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8日至6月19日,在军区廖锡龙司令员、杨德清政委的亲自关注下,军区先后由5名常委带队;45名机关干部参加,对203个县(市、区)人武部的全面建设进行了考核检查。全区人武部1996年收归军队建制以来,省军区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部、军区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客观要求,深化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调整改革,重庆警备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近组建了以下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在人员文化素质高、适龄人员相对集中的重庆大学1.3万名师生中挑选自动化系的学生组建了民兵电脑对口专业分队,负责软、硬件开发和网络的维护管理;在技术密集的军工企业——西南车辆厂抽调技术过硬的车辆维护人员组成了民兵装甲车辆抢修对口专业分队,负责轮式、履带式车辆的维修;在技术设备先进的市移动通信局挑选基干民兵,组成移动通信对  相似文献   
20.
民兵军事训练,是对民兵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主要包括技术、战术、共同科目等训练。对民兵实施军事训练,是提高民兵军事素质,增强民兵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是储备合格兵员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组织民兵开展军事训练,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各级人武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