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和军事价值,指出21世纪载人航天中生命保障系统是突出的问题,简述这种特殊环境工程中生命保障技术的若干问题。最后点明载人航天与我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宣称,力争十年内把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随后,苏联也制定了载人登月计划,并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美国人唯恐在载人登月方面被苏联超过,于是,美国情报机构就开始搜集苏联实施登月计划的情报,由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登月情报间谍战。  相似文献   
23.
我自1985年到1999年,一直在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岗位上,协助主任主要分管导弹、卫星、运载火箭以及武器试验等工作,对我们崇敬的老首长刘华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积极推进我军武器装  相似文献   
24.
《国防科技工业》2011,(6):26-27
斗转星移九十年,风雨兼程铸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军工人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大力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采撷的几位军工战线的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出军工人为勇攀国防科技高峰而努力拼搏的军工精神,和忠厚谦逊、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他们是军工战线的楷模、是跨越时代的丰碑。凝望他们的身影,铭记他们的功绩,为了更加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新一代的军工人昂首奋进,续写军工报国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25.
4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会。从4月26日起.全球华人可以通过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中国航天网等在线提交作品,  相似文献   
26.
声音     
《环球军事》2011,(9):5-5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和在航天领域取得过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国家,俄罗斯在未来无权也不会放弃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欢庆国际载人航天日的时刻,应该追忆那些为航天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其中包括世界第一位宇航员尤里伽加林、苏联早期火箭和卫星项目负责人谢尔盖·科罗廖夫和‘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等。”  相似文献   
27.
2011年,对国防科技工业而言,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年初,国产第四代战机歼-20横空出世,为全年的振奋奠定了基调。岁末年尾,载人航天工程迈出的新的历史步伐和全国人民的热烈庆贺又为凯歌频奏的2011划上了完美句号。这一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以文件形式下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明确了体系发展、自主发展、集约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实现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国防科技工业》2014,(1):16-18
从嫦娥三号任务立项到圆满成功,五年攻坚不凡路,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工程全线坚持自力更生、勇于探索、大力协同、攻坚克难,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又一次刷新了中国高度  相似文献   
29.
《国防科技工业》2014,(11):29-30
中国首次开展的探月工程再入返回试验日前取得圆满成功,而大约在同一时间点上.美国“天鹅座”货运飞船、英国商业载人飞船“太空船”二号接连发生坠毁事故。一方面,欧美等国对太空探索的勇敢尝试昭示中国必须加快稳步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航天型号的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决定了政府资金和政策等的有力扶持会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0.
航天员1996年9至10月间,一个由两名中国航天员候选人和教练人员组成的小组抵达莫斯科郊区的尤里·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航天员训练。中国人称吴特和李兴龙(音译)为航天员的主要人选。吴特和李兴龙在尤里·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年的基础训练后随代表团返回了中国,不久中国宣布这两人将是中国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主要人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