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Co3O4/CeO2材料的制备及低温氧化CO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氧化法制备了Co3O4/CeO2催化剂,运用XRD,BET,TPR(程序升温还原)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钴铈比及焙烧温度对钴铈复合氧化物物理及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在干、湿条件下进行了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铈的加入使Co3O4的粒径变小,经723 K温度焙烧制得的钴铈比为91的复合氧化物中Co3O4的平均粒径为9.5 nm,BET比表面积为119.8 m2/g.干燥条件下,Co3O4的活性优于钴铈复合氧化物,而当反应气中存在湿气时,适当比例的铈的添加起到了抑制湿气的作用,较纯Co3O4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42.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以及近年来在催化剂制备中的一些应用.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催化剂的一些影响因素:如水的含量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种类对微乳液"水池"尺寸的影响以及对最终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反应物浓度对形成的纳米催化剂粒子的粒度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负载粒子对催化剂粒子烧结温度及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本文模拟典型火灾温度-时间曲线,对热轧成的A3钢进行受热处理,测定在不同燃烧时间和温度下A3钢的晶粒度,给出了A3钢的晶粒度与燃烧时问和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通过测定A3钢晶粒度的大小来鉴定火场中不同部位的燃烧时间和温度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44.
论航迹起始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讨论了航迹起始的概念,综述了多种航迹起始方法,着重介绍了一种工程实用的逻辑法,最后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n级反应表示式和热传导方程建立了描述聚氨酯反应模塑体系固化和温度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46.
卫星及其诱饵的表面瞬态温度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给出了计算空间目标和诱饵表面温度场的方法,比较了目标和诱饵表面温度特性的差异,指出了这些差异对点目标自动识别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采用热像仪记录伪装网样品不同时段的热图,分析了日照对伪装网热迷彩的影响.伪装网的热迷彩效果受装饰布太阳能吸收率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抵消或超过发射率差值因素.实验采用的伪装网深绿装饰布太阳能吸收率较高,热红外发射率比土黄装饰布低0.11以内时,在日照下深绿斑块辐射温度与土黄斑块接近或超过土黄斑块;深绿装饰布热红外发射率比土黄低0.27时,可保证在夏季的强日照下深绿斑块辐射温度低于土黄斑块,且有较大差值.  相似文献   
48.
基于边扫描边跟踪系统的多目标航迹起始相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基于边扫描边跟踪雷达系统中对多机动目标的航迹起始及点迹-航迹相关。航迹起始采用滑窗法,对于点迹-航迹相关,可将K近邻域法和NN算法结合应用。对该方法的航迹相关准则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与NN算法和K近邻域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9.
碳化硼涂覆的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己合成的裂解能得到碳化硼的聚碳硼烷,对碳纤维进行涂层,并详细测试了涂层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50.
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体离子交换法制备Cu^I/分子筛催化剂和沉淀法制备碱式氯化铜催化剂,利用微反-色谱装置进行活性评价。通过实验发现,当固体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I/分子筛催化剂表面生成Cu2(OH)3Cl化合物时,催化剂的转化率、选择性的定量数据得到很大提高;而单纯以沉淀法制备的碱式氯化铜催化剂基本上没有什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