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9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目前微小卫星正在积极地发展中,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其推进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将PPT成功地运用于空间,需对其羽流进行研究.将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与一维MHD放电模型相结合,一体化模拟NASA Glenn PPT羽流,对不同出口偏转角的羽流场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引入出口速度的偏转角提高了模型的羽流扩散能力,羽流的扩散角是影响羽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敏感度地区不仅可能发生任何事件,而且这些事件会在第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年伊始的波斯湾准确地验证了这句话。2007年1月7日,美国突然宣称,1月5日,伊朗与美国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公海区域发生了摩擦。根据美方的描述,当时美国皇家港号巡洋舰(题图)、霍珀号驱逐舰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基于漏磁法,采用高信噪比的霍尔磁传感器及放大器,配以高精度的自动传动与光电定位装置,以及自行设计的信号采集与分析处理软件所构成的类V型微裂纹检测系统及其原理。该系统能对宽度在50μm及以下的微裂纹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利用小推力器进行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在给定姿态控制精度、小推力器参数以及倾斜开关曲线参数的前提下,能够形成理想极限环控制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对相关文献中倾斜开关曲线设计方法不能形成理想极限环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倾斜开关曲线的准极限环控制方法,并推导了其控制精度。研究对于航天器应用小推力器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8日踏上援疆路至今的半年时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一个转折期。身份的转换、环境的转变、战场的转移,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深地感到,援疆事业很光荣、援疆岗位很重要、援疆经历很宝贵。一代代支边人,用他们鲜活的实践告诉我们,新疆这一片多文化交融、多民族交汇、多资源交聚的广阔土地,不但令人神往,而且大有可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小推力器进行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从理论上推导了在给定姿态控制精度、小推力器参数以及倾斜开关曲线参数的前提下,能够形成理想极限环控制效果的充分必要条件。对相关文献中倾斜开关曲线设计方法不能形成理想极限环的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倾斜开关曲线的准极限环控制方法,并推导了其控制精度。研究对于航天器应用小推力器实现高精度姿态控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四师六十二团地处美丽富饶的霍尔果斯河畔,半个多世纪以来,都有军垦战士在这里屯垦戍边。团场最西南角的九连,离团部15公里处住着一户人家,丈夫叫王腊成,妻子叫甘露。这家人的任务就是守卫从英塔尔边防站向南到与六十三团交界处的边防林。  相似文献   
8.
采用线圈分段绕制的方法,设计了一种10kA量程的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以及相应的驱动电路,有效地将驱动电压降为±15V,并利用电磁场仿真验证了线圈分段设计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铁芯线圈以及霍尔元件的等效电路仿真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在Multisim中搭建了零磁通霍尔传感器系统的电路仿真模型,通过对各种电流波形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是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部队战前准备、作战过程和作战结束整个流程。为反映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的特征,探讨解决研究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没有系统方法可循的问题,在对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分别从作业维、逻辑维、知识维和时间维4个维度构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体系结构模型,提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的3个关键模型和求解模型的思路方法,为战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运用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预估30 cm离子推力器现有三栅极组件的整体寿命,采用有限元分析和PIC-MCC方法分别对栅极组件的热态平衡间距以及栅极不同区域的刻蚀速率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结果显示,推力器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减速栅整体变形呈现中心局部凹陷特征,加速栅整体变形呈均匀突起;在直径0~70 mm内的中心区域,两栅间距平均缩小0.057 mm;在直径70~140 mm内的环形区域,两栅间距平均增大0.129 mm;减速栅边缘区域小孔在1 500 h内的刻蚀速率达到6.25×10-14 kg/s,而5 700 h的栅孔刻蚀速率相比1 500 h的降幅达到了15.4%;5 700 h的加速栅中心和边缘以及减速栅中心区域小孔的刻蚀速率相比1 500 h的降幅分别达到了8.0%、4.1%和3.6%。5 700 h的寿命试验结果显示,减速栅中心孔、加速栅中心和边缘孔的刻蚀基本呈线性,仿真与试验结果的比对误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