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狄青讨平依智高之战是北宋时期一次重要的作战,在军事指挥上颇具特色。本文试图在考订史实的基础上对此做一探讨,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位“豹略多全胜,鹰扬屡捷师”①的“常胜将军”的用兵之道的注意,为今天提供某些历史的借鉴。去得慢胜得快据《平蛮三将题名》碑,狄青于皇站四年(公元1052年)九月受诏征讨依智高。但受诏后他没有马上出发,《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三说:十月“庚辰,狄青辞,置酒垂拱殿”,就是说,直到十月初八他才从开封出发。在这段时间里,他在积极地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另据《宋名臣言行录·狄青》,载狄育出发后经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有“一体”、“合体”、“统体”等概念,其含义与近代出现的“整体”一词相近,但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各有差异。“一体”强调的是矛盾诸方面的一致性,淡化其对立性。惠施所谓“天地一体也”①,《庄子》所谓“生死存亡之为一体”,《仪礼》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丧服》),《白虎通》所谓“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等,都是强调矛盾各方的一致性。“合体”则侧重于讲矛盾双方的结合、交合、调合、融合之意。《庄子·达生》所说“无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而成始”,《春秋繁露·基义》所谓“物…  相似文献   
3.
于汝波 《国防》2004,(5):28-29
尚武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是国民素质中的“巨能钙”,是国防力量的文化基因。要加强国防,就不能忽视对民族尚武精神的培育和引导。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尚武精神的强弱,与这个国家国防能力的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变易思维产生时间早 ,内容丰富 ,哲理性强。其主体内容 ,一是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这种发展变化具有普遍性、对立统一性和反复性。二是强调人的认识也应因变化了的形势而变化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掌握变数 ,利用形势 ,达成目的。中国古代变易理论比较发达 ,从反面说明了国人实际上保守观念比较强 ,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成为变易思维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次数频繁 ,斗争激烈 ,其提供给我们的基本经验教训是 :变法时机要适宜 ;要有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最高统治者具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改革须先从权贵层中推行 ;军事改革必须系统运筹 ,周密施行 ;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数者之中 ,缺一都难以达成改革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逻辑思维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 ,但这种思维方式却早已存在 ,并已广泛运用于战略研究之中 ,其运用之高明 ,亦足可令世界“惊奇”。其主要表现是 :运用“察类”、“求故”、“明理”三个中国古代的基本逻辑命题观察、分析、判断战争的义与不义 ,胜与败等问题 ,达成制止和赢得战争的目的 ;运用演绎推理将已有的战争指导原理与当时的战争实践相结合 ,制定出相应的战略策略 ,并使许多军事原则变得具体、丰富且有可操作性 ;运用归纳推理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国古代战略理论 ,并指导自己的军事实践活动 ;古人在运用逻辑学中另外一些重要规律如同异律、因果律、矛盾律等指导军事斗争、发展战略理论方面 ,也有着辉煌的成就。这对我们今天运用逻辑思维开展战略理论研究和战略对策研究 ,仍有宝贵的启示。中国古代逻辑思维理论不够发达 ,不够系统 ,不但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且对中国古典战略理论的进步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提高国民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发展我国现代战略理论 ,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是一部以《老子》各章首句为题,儒、道、兵思想杂揉,着重论述如何不战而胜,不争而取,兵去战的战略性兵书,共4卷,81章。作者王真,唐宪宗时人,“少司儒业”,后“久从戎府”,由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兼掌军事。此书原为上下两卷,后离为四卷,于元和四年(809年)七月上于唐宪宗。《道藏》、《宛委别藏》、《指海》等均有收录。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王真上此“述”的目的,似想为改变这种现状开一剂以文止战的药方。李唐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唐太宗诏称“联之本系出于往史”…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孙子兵法》流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孙子兵法》的早期注解时期;《曹注孙子》是孙子学进入这一时期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孙子往为后人注解和运用《刊。子兵法》奠定了基石。魏晋南北朝的兵书侧重于军事上的实际应用,祖述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某些思想;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和学术著述折射出这部兵书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孙子兵法》在魏晋南北朝较两汉倍受重视;真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实践之中,从而指导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的上演。一、魏晋南北朝是《孙子兵法》的早期注解时期;《曹注孙子》是进入这一时期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的孙子注为后人注解和运…  相似文献   
8.
《李靖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李卫公对问》等,简称《问对》。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四月所下诏书中称之为《李靖问对》①,今从之。(以下简称《问对》)关于此书的成书问题,自宋神宗时就有不同看法,此后众说纷法,学者莫衷一是。一说为唐太宗与李靖的谈话辑录,成书于贞观时;一说是宋人阮逸伪托之作;一说系“唐末宋初俚儒村学”所为。元马瑞临怀疑此书是王震等人遵照神宗诏书修撰而成,但未作详细考证。笔者为撰写《唐代军事史》有关内容,对此书的成书问题和主要军事理论建树作了些探讨,形成了几点粗…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王朝政权繁多。其中实现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有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这些王朝实现统一的情况不尽相同,大致可分成四种类型:一是自下而上式,即由社会底层造反实现统一,如刘邦建立的西汉,刘秀建立的东汉、朱元津建立的明朝等,他们参加农民起义军,并利用起义军的力量夺取了全国政权;二是中层开花式,即介于朝廷与社会底层之间的地方诸侯、藩臣们兴兵起事统一天下,如秦、唐即是如此,起事前他们已是一方诸侯或地方藩臣,起事后夺取国家政权并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三是自上而下式,即先利用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在秦汉时期流传的基本特点是内尊外贬,即统治集团内部对这部兵法高度尊崇,但在对社会的宣传上却予以贬斥。其在秦朝受到禁钢,但在社会上仍有流传,并为农民起义提供过理论武器;以《六韬》、《三略》为代表的政兵书与之分立并互相补充,使中国传统的兵权谋理论进一步完善。西汉对兵书进行了三次整理,对《孙子兵法》的流传有着重要意义。汉代应有《孙子兵法》十三篇本和八十二篇九卷本两种本子流传;汉简《孙子兵法》反映了汉代传本的一些信息。两汉时期注意了对《孙子兵法》思想的阐发,他们对孙子其人其书的评介对后世有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