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纳米SiO2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纳米SiO2颗粒为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颗粒对复合材料密度、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的加入,使铜基体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但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3 %时,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碳化硅(n-SiC)的多元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因数和耐磨性.研究了n-SiC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过程中的转移膜、磨损形貌的影响.研究认为,n-SiC在多元PTFE复合材料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PTFE转移膜的形成,以获得低而稳定的摩擦因数;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承载能力,减少粘着磨损量,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微切削能力;促进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为主向微切削磨损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UHMWPE纤维织物复合靶板抗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织物结构的高性能纤维材料复合时的抗弹性能,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纤维单向无纬(Unidirectional,UD)布及2维(2D)织物制备UD布/2D织物复合靶板,并根据GA141-2010标准对其进行靶试试验。结果表明:UD布/2D织物的复合结构能够有效抵御7.62 mm手枪弹侵彻,且2D织物部分在弹丸侵彻之后纤维并未被严重破坏,将其与UD布复合后,有利于抵御多发弹的侵彻。  相似文献   
4.
3维编织复合材料弹道测试数据的异常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传统的异常点诊断与处理方法,分析了异常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小概率事件异常点判别法,在3维编织复合材料弹道侵彻测试数据异常点的分析中,通过与残差图法、杠杆水平法和格拉布斯检验法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践中可将该方法与其他多种方法结合应用,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十堰市市长马荣华率领344万车城人民,在经济领域打赢一场场攻坚战的同时,始终把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作为国家利益中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刷镀Ni、n-Al2O3/Ni镀层在海水中静态腐蚀400 h后的质量损失情况.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别观测了腐蚀形貌及进行了成分分析,又在加速腐蚀状态下测试了极化曲线.初步分析得出Ni可以和未配对的电子的氧形成强的化学键,也可以和基体铁形成微观腐蚀电池;电刷镀n-Al2O3/Ni镀层比Ni镀层在海水中静态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7.
8.
采用球磨法与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添加w(n-SiO2)=1.0%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排水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显微组织和磨损形貌。结果表明:球磨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改善n-SiO2在铜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随球磨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动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加,球磨10 h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磨损机理主要为磨料磨损。  相似文献   
9.
功能型摩擦材料弹性接触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型摩擦材料是一种多孔含油材料,在力的作用下,赫兹接触下的应力场已不能完全适用。为研究材料内部孔隙的变化,在材料接触模型和功能型摩擦材料的构成模型基础上,利用弹性力学的知识,建立了功能型摩擦材料接触区域孔隙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讨论了孔隙在力和热作用下的行为,以及影响孔隙体积的因素。为研究功能型摩擦材料的服役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沉降试验主要研究了聚乙二醇对纳米SiO2水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和含量、悬浮液的pH值及超声分散功率、所含电解质的浓度对纳米SiO2水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都有显著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乙二醇是以氢键吸附在纳米SiO2颗粒表面,2者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