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邓小平作为中国新时期党、国家、军队改革的总设计师,从粉碎“四人邦”以后不久,就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在思考着“如何把军队搞好”(《邓小平文选》2卷第56页)这一重大问题。在通过整顿使军队工作走上了正宗的轨道之后,邓小平于1981年9月19日在华北某地检阅军事演习部队时,适时地提出了“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文选》2卷第259页)的伟大目标,其后,又为如何实现这一伟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新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最集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新型作战力量?今后应着力发展哪些新型作战力量?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动态如何?本文围绕上述问题着重综合分析世界军事变革背景下,各主要国家在其新军事理论的指导下,发展陆上作战、海上作战、空中作战、太空作战、战略核力量、信息作战和特种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治党治国之道,也是引领党和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军队科技创新的重要有生力量,既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把握新发展理念,又要立足具体领域扎实推进实践创新.同时,在推进创新的过程中,要以辩证思维把握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析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刘江桂,樊海仲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是新时期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新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前些年出版的...  相似文献   
6.
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和时代价值,不仅指导了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更是对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锲而不舍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事业推向新征程。  相似文献   
7.
军事理论现代化是伴随战略环境、军事技术、战争形态的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在“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这“四个现代化”中居于首要地位。要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只有推动转变研究范式,从加强组织领导、打造核心力量、优化研究手段、强化对手研究、夯实人才支撑等方面发力,才能依靠新方法和新手段的运用大幅提高军事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效率,系统而科学地把握其内涵,深化军事理论现代化的研究探索,为军事理论研究与创新注入强大动力,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哲学的本质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各项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必须下大力气掌握强军打赢的科学方法论,即要在思考和解决军事问题时坚决贯彻《实践论》《矛盾论》所蕴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才能在工作中贯彻“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