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力行 《环球军事》2010,(18):1-1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歼灭日军155万多人,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5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2.
2月12日,中国与俄罗斯在日内瓦共同向裁军谈判会议全体会议提交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提出通过谈判达成一项新的国际法律文书,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维护外空的和平与安氕然而草案刚一提出,美国白宫发言人佩里诺便表示,美国反对旨在禁止或限制进入或利用外空的新的法律体系或限制措施。此番言论显示了其欲独霸太空的野心,再联想到日前炒得沸沸扬扬的“导弹打卫星”,更让国际社会对外空军备竞赛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3.
4月4日晚,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谈笑间释放了15名被扣押的英国水兵,历时13天的“水兵事件”在达到高潮的同时走向尾声。从唇枪舌剑、剑拔弩张到柳暗花明、拨云见日,这一切转变之快让所有准备观摩一场“持久战”的旁观者出乎意料。据说连伊朗外长穆塔法在听到内贾德的宣布时都“吃了一惊。”媒体是以“戏剧性”这一字眼来形容内贾德当天的讲话的:讲话的前90分钟,内贯德避而不谈关于英军士兵问题,而是发表一通标志性的指责言论,称美国和英国利用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工具滥用权力。正当媒  相似文献   
4.
无奈的尴尬     
寒冬来临,枯叶落地。刚刚过去的10月成为今年以来美军在伊拉克伤亡最惨重的月份,也是伊拉克今年最为血腥的月份之一。随着美国国会中期选举迫近,乱象丛生的伊拉克局势迫使布什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调整对伊策略,以摆脱困境。而伊战的坚定分子拉姆斯菲尔德,因被指责让美国深陷伊战泥潭,也无可奈何地辞去了国防部长职位。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萨达姆已被判处绞刑,但对治理伊拉克乱局,布什政府此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处于一种无奈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5.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6.
6月19日,在美国西太平洋领地关岛附近,美军代号为“勇敢之盾”的大规模军演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军演共有3艘航空母舰、30艘舰艇、280架战机和2.2万名军人参加,司谓声势浩大、热火朝天。此次军演集结兵力为何如此之多、演习规模为何如此之大、地点时机为何如此选择……透过热闹的表象,不难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7.
最近,日本《宝岛》月刊刊出了一个“世界前50大军力排行榜”。该刊自称询问了日本和美国的众多军事专家,对全球各国的军事力量情况进行了“完全摸底”,然后以国防经费、正规军人数、武器输出、武器输入、电脑普及率、介入国际纷争为6大参评元素,排出了世界前50名军事大国,赫然把中国列为世界第4大军事强国,而日本则谦虚地名列第22位。  相似文献   
8.
希特勒是哪国人?看到这个标题,也许大家会大惑不解:希特勒,不是德国人吗?不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个德国元首吗?是的,他是德国人,可是,他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呢?这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空穴来风。据英国《泰晤士报》3月12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谴责德国城市不伦瑞克的管理者在1932年2月26把希特勒任命为公职人员,让希特勒成为不伦瑞克文化和土  相似文献   
9.
几天来,一则消息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瑞安·克罗克与伊朗驻伊拉克大使哈桑·卡齐米·库米近日在巴格达"绿区"内举行会谈。之所以引人关注,因为这是美国与伊朗这对老"冤家"自1980年断交以来最为公开的较高级别会谈。在伊核问题悬而不决、美国深陷伊战泥潭之际,美伊间的这次所谓"破冰"会谈乍闻似乎  相似文献   
10.
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一致认为,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真可谓顺应历史、恰合民意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