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动员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必须适应未来战争和时代需求不断发展变化。本文重点从发展方向、基本平台、主要途径、功能拓展和组织模式上,以灵敏的视角、创新的思维,对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创新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时代,信息将成为最核心的战略资源。交通运输动员为适应战争形态的变化和信息化战场新需求,就必须克服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粗放式动员特点,按照“科学、适量、实时”的标准规范新的动员模式。一、动员机构一体化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动员机构是信息化作战交通运输动员的组织基础。动员机构一体化,是指适应信息化作战交通运输保障需求,建立起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具体负责,与下级动员机构之间、军地之间、前后方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衔接、交互融合、权威高效的交通运输动员机构体系。这一体系按…  相似文献   
3.
在伊拉克战争中,就战略投送而言,美军从多个方向、多种投送样式并用,快速向距美西海岸达12000km的遥远目标实施了战略投送,较好地达成了战争目的。美军这种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源于他先进的投送装备,而无论是从战略海运,还是战略空运装备上看,都凸现了运输装备的未来发展趋向。 一、超大型化的载运规模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战略运输中两大标志性的装备就是C—17运输机和大型中速滚装船,这两大运输装备的共同点之一就是超大型的容量。C—17运输机可载1辆达60t的M1A1坦克,如果动员美军所有的100架C—17运输机集中进行空运,在数天内即可将50辆M…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了许多机遇,也遇到在技术标准、军事需求、动员时机、运行机制、动员法规等方面的困难和阻力。本文重点从以上五个方面对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难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为当前我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谢占球  安亮 《国防》2012,(9):31-32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要坚持"以军事需求引导资源投向和投量,科学安排重大建设任务".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要科学筹划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战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哪里需要就投向哪里".当前,我国国防建设各个领域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盲目建设问题明显,主因就是军事需求不清楚、建设规划不科学、融合发展效率低、监督管理不到位.为此,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以需求牵引建设、以计划规范进程、以融合促进效率、以标准控制质量"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安亮 《云南国防》2004,(6):47-47
国防潜力作为支撑战争的后备力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未来信息化战场变化莫测,如何以最优的方式满足战争需求,就成了国防潜力调查必须把握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亮 《云南国防》2004,(3):43-43
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精确化动员、集约型动员成了时下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如何理解它们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安亮  吴问其 《国防》2008,(10):38-39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世界新军事变革不仅是一场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体制的革命,也是一场军事管理的革命。"随着战场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军事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动员领域实施精确管理已成为提高动员绩效、保障打赢的重要途径。树立精确管理的动员绩效观。管理理念是管理思想、管理宗旨、管理意识等一整套观念性因素的综合,是人们对管理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立场。现代战争条件下,传统的那种不计成本、不计消耗的粗放式动员管理模式已不适用,因而必须树立以追求最佳效费比为目标的精确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9.
安亮 《国防》2014,(3):25-26
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提出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建设模式后,军民融合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共同做法。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进一步把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建设还严重存在着统得不够,缺乏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强有力的军地联合领导体制,融合项目和内容多是一事一议、个案协调,融得不深,军地重大建设项目基本是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军队“所需”和地方“所能”壁垒重重,缺少军队需求“总入口”和军地对接“总出口”,机制不全,国家和地方在融合项目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利益补偿等方面法规制度不配套,军地双方积极性都不高等问题。比如,一些军队规划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及时、不完全,一些重点部队进出口道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阵地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有效搭载地方同类重大项目同步建设,公路、水路和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贯彻国防需求,战备渡口废弃,滚装码头严重不足,民用船舶、特种车辆、飞机等运输工具建设没有预置军事功能,战时加装改装困难;结合民用建筑建设人防工程不够落实,“以罚代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战略物资储备和应急生产准备不足,先进民用技术为军所用渠道不畅通,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围绕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措施,把军民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安亮 《国防》2013,(6):9-10
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军队无非是要学会两个东西,一个是会打,一个是会走”。这里所讲的“会走”,就是能有效运用各类投送手段,快速机动兵力,形成有利于我的战略战役态势。近期几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表明,军队利用现代交通工具遂行任务的能力大幅提高,战略投送在夺取和保持军队行动自由权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已成为军队战斗力的命脉。而受传统战争指导、经济科技水平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战略投送能力较为薄弱。必须适应战争形态的演进、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拓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我军以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防和军队转型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要在继续搞好动员体制、动员机制和动员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