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2.
装备再制造体现了退役报废装备处置的差异化,实现了退役报废装备价值的最大化,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式装备再制造,既有优势也存在壁垒,面临机会与挑战。建立装备再制造军民协作体系,推动装备再制造产业政策创新,健全装备再制造信息沟通机制,创新军民两用再制造技术,培养军民两用装备再制造人才,是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式装备再制造健康发展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3.
对军需装备进行再制造符合"4R(Reuse,Reduce,Recycle,Remanufacture)"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军需装备再制造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建立了军需装备再制造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对军需装备再制造经济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生命周期理论,军需装备再制造中其多生命周期成本分为制造成本、收集成本、再制造成本和最终处理成本。军需装备再制造的经济性在于降低废旧装备的收集成本和再制造成本。目前推动我军军需装备再制造,应制订完整的回收法规体系,建立逆向物流废旧军需装备回收网络,推进军需装备再制造走军民融合路子,并完善科研政策提高再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