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指出,军队建设必须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民兵作为我国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迎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实现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唐山军分区从创新民兵组织建设入手,围绕组建什么样的民兵队伍来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如何优化民兵组织结构来实现“打得赢”,谋求战斗力的最大生成。  相似文献   
2.
深化民兵军事训练改革,转变民兵"双应"能力生成模式,是提升民兵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当前民兵军事训练的形势任务,把握民兵军事训练特点规律,确立"以应急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应战能力训练为支撑"的思路,按照"双应"任务需求,以信息化为主导,模块合成组训,打造区域性综合民兵训练基地平台,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联训联演联保新路径,转变民兵"双应"能力生成模式,提高民兵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玉龙  袁柏岭  涂国之 《国防》2004,(11):13-13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谁拥有信息优势,谁就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因此,必须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信息化国防动员建设,以满足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当前,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搞好潜力调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方已经积蓄了大量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军民通用信息人才、技术和产业。这就需要根据未来战争的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计算机、自动控制、现代通信、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进行调查摸底,对本辖区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网络互联等信息技术进行登记统计,利用军地双方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刘玉龙 《国防》2006,(1):61-62
人与装备是构成战争的基本要素。信息化战争虽然改变不了人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但装备对战争胜负的作用已经明显上升。因此,在国防动员建设中,要把搞好装备动员作为提高国防动员效益的新增长点。省军区系统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装备动员的有效途径,提升保障未来战争的能力。一、创新思维模式,谋划适应未来战争装备动员的新思路要按照“真打真准备”的要求,系统而有重点地筹划装备动员工作。一是注重前瞻性,瞄准作战需求筹划装备动员工作。坚持把装备动员建设放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放在…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发展和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使民兵参战支前的范围更广、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因此,民兵建设只有自觉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和要求,全面扎实地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战时才能行之有效地遂行参战支前任务。  相似文献   
6.
空袭与反空袭作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其成败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的思想,着眼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强敌空袭的特点规律,正视我国在未来反空袭作战中防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筹划我防空作战中的防护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组建民兵支前保障大队,是做好装备动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河北省唐山军分区重点围绕民兵支前保障大队怎么建、怎么管、怎么训、怎么用等问题,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的劳动生产组合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批预备役部队预编兵员走向市场。它既给城乡经济  相似文献   
9.
平时应急、战时应战,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要求。军分区、人武部应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深入探索实践,着力构建军民融合双应一体体系,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推进军民融合,促进双应能力建设质量的提升,全面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玉龙 《国防》2008,(8):49-49
国防和军队建设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战略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要积极调整思路,把国防动员建设引向融合发展之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体系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国防动员建设持续获得丰富资源和强大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