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备采办成本是装备采办过程中所有耗费资源的货币衡量,装备采办中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是装备采办成本难以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装备采办过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导致大量非生产性的交易成本的存在。文章通过对装备采办主体行为及采办成本控制过程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基于军方主导的装备采办成本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防资源逆转是概括国防消费中军转民现象的新理论范畴,它指的是把从社会再生产提出的国防资源通过经济和技术程序重新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国防资源逆转根源于国防消费中物质磨损缓慢而精神磨损加快的内在矛盾。考察国防资源逆转的价值过程必须确定逆转对象价值,亏损价值、增生价值的性质与范围。逆转具有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分。企业效益取决于逆转费用与利润之比,而社会效益则主要从社会扩散角度考察。约束国防资源逆转的经济技术条件主要从三方面考察:国家的商品经济环境、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逆转的技术研究和发展水平。国防资源逆转使国防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使国防消费从供给方面作用于经济,其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装备采办被赋予新的涵义.文章探讨了现行"装备采办"定义的局限性,提出了"装备采办"的本质与新内涵,并给出了新的定义,以为国防经济理论创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基于项目管理的军品采办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军品采办是委托代理双方的一个博弈过程,而采办本身也是一种项目。本文以现代项目管理为基础,借鉴国外国防采办成果,从军品采办的发展入手,提出了军品采办的模式及可行的军品采办方法。  相似文献   
5.
装备采办成本是装备采办过程中耗费资源的货币衡量。装备采办目标的政治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及合同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装备采办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的比较分析,借鉴外军装备采办的成功经验,将外军装备采办成本控制相关理论拓展应用到我军装备采办的实践,合理控制装备采办成本,实现装备采办的最佳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防经济面临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前后,影响我国国防经济的四个基础性因素呈现出新的特点,由此带来我国国防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变化: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改变着国防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引起了国防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多极化趋势替代冷战格局产生了新的国防经济发展战略;我国从和平发展轨道向军事斗争准备轨道的转变对国防经济造成全面影响。这些变化不仅影响到国家的防务、技术、工业等方面的战略和政策,也在呼唤国防经济理论观点和学科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下武器装备采办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武器装备采办进行分析,认为武器装备采办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具有四个特征。在实际的武器装备采办委托代理运行中,承包商会利用信息优势,根据自身的利益或价值判断行事,产生代理问题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军队要设计一套激励约束制度和机制,让承包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军队的利益即武器装备采办效率效益也实现了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高技术战争时代。一场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军事技术革命已经来临,并将在21世纪初期达到高峰。毫无疑问,国防科技部门将首先接受这场革命的冲击和挑战,国家的国防科技体系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调整并非简单的武器系统的更新,而是结构上的根本变革。它应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战略要求出发,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9.
国防费分析     
在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国防物资的运动表现为国防费用的运动。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的国防费构成及影响因素、分配和使用、补偿等问题作一些研究。(一)国防费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而支出的资金总额,它用于军队和其它国防要素的建设。国防费不同于国防总基金:国防总基金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军方的视角,指出了我军装备采办质量规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拓展的委托代理理论和质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对采办中质量的最优监督和激励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