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正>2001年美国防部呈交国会的报告《网络中心战》中,首次在军事上引入认知域概念,明确强调“认知域决定着很多战斗和战争的胜负”。随着战争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美认知战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2020年3月,位于美国的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推出“作战2040:北约在未来将如何竞争”认知战项目,全面展示美国对认知战概念、目标、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特朗普政府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大国竞争确定为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战略竞争逐渐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威慑优先事项排序和战略资源分配权重是各国决策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威慑能力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已使其呈现出新的特点。战略行为的威慑有效性不再是核威慑的专利,非对称威慑视域下通过非核手段遏制潜在进攻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威慑(deter)一词是核时代的经典产物。在国际政治领域,威慑思想虽然早已有之,但并未引起战略研究者的重视。直至原子武器问世后,各国决策层逐渐认识到核威慑战略对于国家安全的重大利益。作为第一代核战略家的伯纳德·布罗迪在1946年《绝对武器》一书中对热核武器的政策后果进行了深度思考和分析,认为核武器的不可防御和被核打击后的难以恢复使其成为制约大国战争行为的关键,核威慑理论在这个阶段初现雏形,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防部于2022年11月29日发布《2022年度中国军事和安全发展报告》(通常称为《中国军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此次报告用6个章节和3个专题涵盖中国军队2021年度全部及2022年部分重点事件,阐释中国军事战略和政策,陈述中国当前活动和作战能力,并评价中国军队未来的军事现代化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历来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和舆论斗争的缩影,在拜登政府刚在10月同时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政策》《核态势评估报告》3份战略级报告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正>战略稳定源于美苏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危险博弈,建立在“确保相互摧毁”的理论基础之上,维持大国间的核恐怖平衡成为全球战略稳定的前提条件。随着太空、网络等新兴战略领域的相继出现,战略稳定这一概念的外延内涵不断延伸,稳定框架和实现路径深入拓展,特别是融入新兴战略技术的美认知战相关项目逐渐在大国博弈的舞台崭露头角,其对大国间综合军事实力比较和未来战争形态影响日益凸显。2022年12月,美国独立调查网站“截击”披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