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备出十余种镍(II)系热敏颜料,测定了它们的变色温度(Tc),较系统地研究了颜料组成、基料、填料及环境湿度等因素对变色特性的影响,初步讨论了颜料的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2.
甲基百里酚兰(MTB)与二甲酚橙(XO)同属三苯甲烷系列,它们与一些二价过渡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水溶液热致变色作用已有研究;但MTB 与三价镧系离子(Ln~(3+))形成螯合物的热致变色作用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导。本文在研究(除Pm 外)14种镧系离子(Ln~(3+))与二甲酚澄(XO)形成螯合物热致变色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分光光度法及逐步升温的目测法研究了MTB 与Ln(Ⅱ)生成Ln(Ⅱ)-MTB 螯合物水溶液的热致变色规律,探讨了介质酸度、温度对该体系热致变色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热致变色机理与Ln(Ⅱ)-XO 体系类似。本文是为研制稀土示温材料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相平衡法研究了NiCl_2—(CH_2)_6N_4·HCl—H_2O 三元体系在30℃的溶解度,测定了各液相的折光率。结果表明生成了复合物2NiCl_2·(CH_2)_6N_4·HCl·9H_2O.文中介绍了该三元体系在13°O 时平衡固相的热致变色性能,通过TG—DTA 研究初步探讨了热致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从五棓子中提取单宁时五棓子粉碎程度、浸取溶剂、温度、时间对浸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取条件。用磷钼钨杂多酸光度法测定了浸取率和产品纯度。此外,还进一步用红外光谱分析和热分析法对产品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甲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三水合硝酸铜为模板剂,用模板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uL](NO_3)_2·6H_2O。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及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等,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立体结构与对称性,并对其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丙酸溶剂中合成了一种新的大环配合物四—(对—甲氧苯基)卟啉氧钒(Ⅳ)[tetra-(P-me-thoxyphenyl)porphyrinoxovana dium(Ⅳ),T(P-OCH_3)PPVO],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差热-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对称性及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镧系金属(Ln)与二甲酚橙(XO)生成的配合物水溶液可逆热致色变规律,提出了变色因子F_c=|⊿A_1+⊿A_2|,并用F_c值初步探讨了Ln(Ⅲ)—XO体系热致色变程度与镧系元素原子序、三价金属离子半径及Ln(Ⅲ)f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间分别存在的“双W型”效应。说明镧系金属离子(Ⅲ)电子构型也是影响Ln(Ⅲ)—XO配合物热致色变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恒电量微扰法研究了Ce3+对铝合金在0.1mol·L-1NaCl介质中的缓蚀机理及抗孔蚀性。结果表明:铝合金孔蚀诱导过程及其表面形成林转化膜过程具有相同的电化学模式,电化学腐蚀速度控制步骤取决于钝化膜(转化膜)/溶液界面过程。Ce3+对铝合金孔蚀的诱导期和发展期均有抑制作用,形成铈转化膜后,铝基表面阻抗大大提高,耐孔蚀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Cocl_2·6H_2O和NiCl_2·6H_2O为模板剂,邻苯二胺和邻苯二醛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模板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大环席夫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化率的测定,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项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而观察和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变色现象,并对其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BE(Ⅱ)-CAS 水溶液体系热致变色性能;探讨了酸度、温度等条件对体系热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较明显的热致变色现象,且仅由配合物所产生,其特征是:体系受热时颜色由深色(玫瑰红)变为浅色(黄色);与RE(Ⅲ)-XO,RE(Ⅲ)-SXO 体系的色变趋向相反,达种差异性与螯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