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并以此为开端,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卢沟桥抗战加速了中国内部的团结统一,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革命洪流,从此中国人民进入“百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全国范围的对外抗战”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以及相关历史著述中均把日方致第29军的一个普通军事通牒当成七七事变中日方的"最后通牒",而真正的最后政治性通牒却长期遭到忽视和遗忘。本文从日本对华政策入手,结合对其发动七七事变目的的分析,认为1937年8月上旬出台的《日华邦交全面调整纲要》《日华停战条件》《处理华北事变纲要》和《华北政务指导纲要》等文件,作为日方最后的政治通牒,在日本侵略责任定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依据其战略目标和中国守军第29军的部署情况,对第29军发起攻击。事变前期,日军主要进攻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以切断北平对外联系。事变中期,日军主要进攻北平城及南苑,包围北平。事变后期,日军各部调集完毕后对平津发起总攻。这样,日军在不同时期、地点,向第29军发起大小不等的数次进攻,最终侵占了平津地区。  相似文献   
4.
南苑之战是“七七事变”期间的一场著名战斗。此战牺牲了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和众多青年学生兵,导致宋哲元在北平不能立足,但以张自忠第三十八师为主力的第二十九军守军奋勇抗敌,亦给日军造成较大伤亡。本文据相关史料,试对南苑之战中双方的决策背景、具体的交战过程及突然停战的原因等一系列问题加以阐述,以还原南苑之战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举行淞沪会战具有多方面战略企图。他是淞沪会战的最高决策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全面地、自始至终地、直接地介入了淞沪会战。蒋介石对淞沪会战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的特征,呈现为两种不同的后果,其决策和指挥的正确方面,对战局的影响是正面的,产生了积极的成果;而其采取单纯防御战略方针、阵地战作战方针、战役战斗上的持久战和消耗战,以及对于淞沪战场左右两翼毗邻长江口和杭州湾的凸形边沿疏于防范,对战局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导致了消极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7月7日上午10时,正值“七七事变”77周年之际,急促的防空警报试鸣声再次划破河北省邯郸市的上空。  相似文献   
7.
丁伟 《军事历史》2012,(6):16-21
七七事变后,日本当局增兵华北积极备战.在“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后,日本陆军中央部授权中国驻屯军可自由行使武力的权利.19 37年7月2 7日夜,日军攻占团河行宫,进而从南、东北、西北方向包围中国军队第29军南苑兵营.28日晨,在日军航空作战部队的先行轰炸后,陆军部队从南苑东南、西南以及西北方向展开进攻,以步炮、步工协同作战攻陷南苑兵营.日军并在中国军队大规模撤退前,抢先占领南苑至北平的要道天罗庄,伏击撤退部队,致使第29军损失惨重,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挑起七七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宋哲元冀察当局对日妥协退让,热衷于"和谈"而疏于备战,导致战争伊始就造成重大伤亡且平津失陷。相比之下,蒋介石国民政府对七七事变后时局发展的判断更加全面准确,抗战决心比宋哲元下得更早。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提出的"应战,不求战",是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抗战宣言。  相似文献   
9.
古伟俊 《国防》2011,(1):71-72
国共合作抗日,即第二次国共合作,以"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宣布两党合作成立的宣言,与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