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2月25日一早,农十师一八一团十七连职工杨永生开车从团滴管带厂运回了滴灌用毛管。2011年,杨永生种植的80亩打瓜为他带来了近7万元的纯收入。现在,他已经开始提前准备今年生产用的农资。"若不是团里扩容了连队防渗渠,又开挖了排减渠,我的收入不会这么多。"杨永生告诉笔者。提起以前给庄稼浇水,杨永生有一肚子的苦水。因为自己的地处于水渠下游,轮到他浇水时几乎到半夜了,有时水还没到地头,人就睡着了。无奈,他就脱了鞋,把一只脚放在水渠里,水  相似文献   
2.
在棉田里套种小茴香和打瓜,一年为我增收4万多元钱……前不久,在农七师129团工会举办的致富能手经验谈座谈会上,6连职工陈文娟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3.
老郭的心愿     
朱新宁 《兵团建设》2011,(24):21-22
冬日的阳光从新建暖棚的窗口斜射到圈舍里,农十师181团畜牧"土专家"郭选忠正穿着浅灰色毛衣,在羊圈里忙活着。曾经的全国劳动模范退休后依然没让自己闲下来。他微笑着说:"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自己只做了一点点事,心里真是惭愧。"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刘长松,是六师芳草湖农场老生地社区五连党支部书记。对职工群众来说,党员干部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因此,我自己经常走访职工群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上任以来,我首先通过自己在走访中总结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全连劳力、作物种植结构和农业用水进行了合  相似文献   
5.
如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不同历史阶段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兵团科技工作者不断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产学研联合,为优化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不懈努力。李尔文作为与改革开放同行的兵团科研工作者,将一片真情,献给了兵团棉花育种事业……  相似文献   
6.
芦笋育种组培快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在芦笋育种、组培和快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芦笋的加工产品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7.
甘草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正5月31日,初夏的风呼呼啦啦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在十二师头屯河农场三连的林带里,记者只能和"受访者"背对着风向问答。接受记者采访的,正是十二师住头屯河农场三连"三民"工作组的成员——王斌和肖帅,两个年轻人分别来自团场发改科和三连,由于三连距离团机关不远,他们并没有完全脱离本职工作。"三连是头屯河农场较为特殊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九师一六三团一连条田里,甜菜绿油油,地边随风摇曳的条田林与铺着砂石的条田路相互映衬……职工孟祥华正在甜菜地里整理着滴灌管子。"去年,辽宁省援建我们团2万亩地节水滴灌,滴灌浇水施肥,作物吸收得好,不浪费。你看今年的甜菜,长得多好,是援  相似文献   
10.
正我叫如仙姑亚森,今年49岁,是三师红旗农场一连职工。在团场生活了大半辈子,总想着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没承想,去年我的梦想实现了。现在,我们一家住在团部,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看上了数字网络电视,出门就能就餐、购物,十分方便。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水、没有电,喝的是涝坝水,用的是煤油灯。团场道路到处坑坑洼洼,去一趟阿图什,赶着毛驴车要走两三个小时。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天一旱就减产甚至绝收。天公作美时,因为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