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永芳 《防化学报》1995,7(2):72-75,94
根据美国计算机模拟水中核爆炸的成果及所给冲击波参数数据表,采用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计算水下核爆炸冲击波参数关系式,并用BASIC语言编程实现了这种计算。  相似文献   
2.
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全球性世界大战难以发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但各种因素引起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同时高科技迅猛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引进军事领域。这些格局和态势,对今后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综述了国外新一代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概念,系统资用的抗干扰技术及有关措施。这些技术和措施包括卫星轨道和频率的选择、多波束调零天线、星上处理、波型设计、自适应及其他新的抗干扰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接口电路,使 PC-1500计算机能够与软磁盘机配接、并能通过键盘编制注解文件。本系统使用的软磁盘格式与 IBM-PC 系列微机完全兼容。文中论述了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四个球形装药浅层水中水底裸爆时冲击波荷载的测试技术及测试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声发射的检测原理,研究了冲击波作用下物体的声发射特性,并利用声发射的不可逆效应(Kaiser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的冲击场层析技术.给出了实现流程图及其若干关键技术,如主副鉴别、前沿鉴别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一定的实用性,为冲击波作用下物体内部的位错形成和滑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手段.最后对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杀伤爆破战斗部爆炸预制破片和冲击波对雷达天线阵面靶板的复合毁伤特性,采用LS-DYNA3D动力有限元软件,对破片和冲击波在不同时序下对天线阵面等效靶板的复合毁伤作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数值模拟研究,描述了两者在不同时序下对靶板的复合毁伤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分析了靶板某典型节点的位移变化规律,揭示了破片和冲击波作用靶板的不同时序对靶板损伤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破片和冲击波对装备部件的复合毁伤效应,不是二者毁伤效应的简单叠加,而存在特殊的作用机理,且这与二者到达目标的时序有关。所得结果不仅促进了损伤机理的研究与发展,而且还对杀伤爆破战斗部结构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波形分集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主要特征之一,设计性能良好正交波形集是实现MIMO雷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噪声MIMO雷达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利用混沌序列设计正交波形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混沌序列的MIMO雷达正交波形集设计方法,给出了基于两种典型混沌序列设计二相编码正交波形的设计结果,分析了波形集相关性能,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在算法效率和波形多样性方面优于传统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9.
注解一——神码不是浮云"熊坚强"之名声乍起,自"神码"始。南国长沙,仲夏夜正浓,沉睡的校园里,黑漆漆的实验楼亮着一角。电子技术实验室里,各种仪表不停地闪烁着,戴着黑框眼镜的"熊坚强"端坐在电脑前,紧紧盯着屏幕上一行行跳过的程序代码。突然,他从椅子上弹起来,"找到了,找到了!"手指在键盘上轻盈地敲了几下,重新连接电路,示波器波形显示终于正常。四天三夜,"熊坚强"担任组长和软件技术负责人的三人小组圆满完成了竞赛设计任务,他们无  相似文献   
10.
谭洁 《军事史林》2007,(5):49-51
重装空投技术的解决,突破了制约空降兵战斗力提升的一大瓶颈。然而,伴随着这一变化的来临,传统的空降作战理论、作战样式乃至训练内容和方法都面临着变革的挑战。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