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此 《环球军事》2012,(22):46-47
当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与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闹剧发牛后,华人的目光便齐齐聚焦到相关海域,深切关心中国领土主权的安全。人们除了表达对美、菲、越、日侵略野心的谴责,还同声要求海峡两岸团结协力,携手保卫家园。然而对台湾当局,尤其是曾经的“保钓先锋”马英九来说,这共同维权的步伐似乎迈得步履蹒跚、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2.
秦鸥 《环球军事》2013,(23):56-57
今年的日本,似乎把太多精力花在军备及与邻国的军事摩擦上,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逐渐挣脱“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的日本正谋求向盟友澳大利亚输出潜艇建造技术,这一举动竟然引起台湾当局的“非分之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以“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顽固坚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分裂主义立场,并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加紧整军备战,妄图以武力抗拒祖国统一。1993年,台军开始实施所谓“二代武器”的十年换装计划。1997年,台湾军事当局又颁布了“国军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案”(简称“精实案”)整编计划,进一步为其三军制定了具体的现代化发展目标。1999年7月,  相似文献   
4.
李异建 《国防科技》2000,21(2):48-49
台湾当局为加强防务,保障其安全,推出了“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守势战略”。为贯彻这一军事战略方针,台军撤消了用于“反攻大陆”的特种作战部队和轻装部队换防制度,以便熟悉防卫情况,并把“抗登陆”作为基本作战样式。台军目前提出了“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以制空、制海为首要”的攻势防御作战指导思想。新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联合作战,突出攻势防御、先机制敌;由重视“地面决战”转向“海空决战”和“前沿防御”;由重点实施“抗登陆”作战转为“反封锁”、“抗登陆”作战并重,并优先实施制空、制海作战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5.
何立波 《环球军事》2011,(23):46-47
50.年代至今,虽然国民党和台湾当局的南海政策时有变化,但回击相关国家的无理挑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宣示其对南海的主权,一直是其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6.
刘起来 《国防科技》2005,(12):57-60
近年来,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假想敌部队,以期在平时训练中尽可能再现潜在敌手的战略战术,使部队在战时能从容应付。据台湾《全球防卫》杂志报道,台湾当局也曾想从独联体某国引进苏—27战斗机,妄图通过模仿解放军战机的战术战法,实施单机或多机的对抗演练,提高空军战斗力。美军第177旅:“攻入美国本土的俄罗斯军队”头戴黑色贝雷帽、佩带红星肩章的第177旅是美国陆军最重要的假想敌部队(O PFO R),他们比西点军校的教官们更能对俄军战术进行最逼真的模仿。该旅成员被公认是美军各级部队中的佼佼者,所属1500名官兵的训练及部署也相同…  相似文献   
7.
1958年8月23日,我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炮轰金门,由此拉开了长达22年打打停停的特殊战争的序幕。金门炮战不但沉重打击了叫嚣反攻大陆的台湾当局,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也彻底粉碎了美国反华势力妄图分裂中国的阴谋。  相似文献   
8.
豫夫 《环球军事》2012,(8):59-61
台军《青年日报》报道称,空军司令部2月23日上午举办B-26型飞机展示揭幕典礼,这架经空军重新涂装成“黑蝙蝠”中队侦察机样貌的B26型机,首度以夜战涂装在民众面前亮相,引起了不少民众对当年的回忆。同时,台湾当局还在积极争取“黑猫”中队使用过的U2高空侦察机,一旦退役也可到台湾陈展。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台湾当局一直以抗登陆作战作为其战略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转而以海上反封锁和防空袭作为基本作战思想,并将反封锁作战作为未来的主要作战方式。为此,台湾当局十分注重发展反水雷作战装备,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反水雷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10.
1965年“九三〇”事件后,印尼右翼势力上台,新中国与印尼关系急转直下。台湾当局抓住时机,与印尼右翼政府秘密接触。台、印(尼)双方基于看似一致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合作、华侨华人地位以及联合国大会代表权投票等问题上屡有交涉,一度有发展进一步关系的可能。双方的接触与交涉进一步加剧了中印(尼)关系的恶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了1967年中印(尼)关系的决裂。但囿于冷战局势下双方根深蒂固的政治分歧,台、印(尼)间的联系最终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台湾当局始终未能实现与印尼建立所谓“正式”关系的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