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下战     
本文介绍了美国海军为满足浅海作战要求而对SQQ-89反潜战系统及其声呐站所进行的技术更新。这种更新包括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和引入商用流行技术。本文还介绍了美国海军在更新SQQ—89系统基础上为21世纪水面战斗舰艇——DD21级驱逐舰开发的IUSW—21综合水下作战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本刊2011年7A的专题文章中,作者对中国航母的反潜短板进行了分析,不仅引发了国内关于航母反潜的讨论,还得到了美国知名智囊机构詹姆斯敦基金会的关注。詹姆斯敦基金会的莱尔·戈尔茨坦先生专门撰文对《现代舰船》杂志社的文章进行了点评,现将该文的译文刊登于此,其中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之后,国际恐怖组织的海上袭击成为了现实的威胁:恐怖组织有可能通过对国家领水区域以及重要经济意义的船运航线布设水雷来发动海上袭击。因此,反水雷舰艇的研制在冷战之后的"冷和平"年代并未偃旗息鼓,反而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根据声呐探雷的原理,提出影响声呐探测的因素为:目标强度的大小与声影的强弱。计算了圆柱形、锥台形、BGM601型与1号雷体形状的目标强度及声呐对其的探测距离,并对1号雷壳与圆柱形雷壳的成影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号雷壳的目标强度较低,可降低声呐探测距离,且与圆柱形相比,具有较好透声性能。因此,1号雷壳可增加声呐探测的难度,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5.
美海军是一支推行全球战略的海军。在世界的各大洋上都能看见美国海军航母特混编队和两栖作战特混编队的踪影。美海军自称:"美海军将利用航母和远征打击群在地球上可达到的地方进行海上存在作战行动,这些兵力必须通过战略咽喉点抵达那里"。美海军遭遇布雷的战略咽喉点可能有如下水域: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苏伊士湾、曼德海峡、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等。冷战结束后,美海军又提出了由海到陆的战略方针,美海军不仅要通过上述战略咽喉点,还要远征到"可达到的地方"及其近岸水域执行作战任务。为了对付可能面对的各种类型水雷的挑战,美海军花费了大量资金研制各种反水雷舰艇和平台以及反水雷装备,并特别发展了多种先进的水上/水下无人反水雷平台和装备,以改进反水雷的能力和确保全球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黄鑫 《现代舰船》2012,(3):42-45
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军事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重视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问题?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反舰鱼雷的性能在最近的30年里发展很迅速,与早期的鱼雷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早期的直航鱼雷射程近,速度慢,在近海面深度航行,特征明显,比较容易防御。二战末期出现了被动声制导鱼雷,那时鱼雷的目标识别能力非  相似文献   
7.
谢立 《现代舰船》2012,(6):18-21
反潜作战是确保海上交通线安全乃至力量投送的先决条件。陆基固定翼反潜飞机的出现,再次清晰地表明,中国海军正在走向远洋。反潜机如何反潜?茫茫大海上,要找到一艘潜入海中的潜艇是非常困难的。对潜艇的打击程序可细分为探测一识别一精确定位-发起进攻。所谓探测是指将可能的目标定位在某个区域内,然后对其进行识别,也就是确定发现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8.
漫画     
《现代舰船》2012,(10):8
图中,军舰正在进行着声呐演习,其前方水下的鲸早已无法忍受。右上角的语句为:海军不仅仅使你的生活加快,也会加速鲸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邓肯 《现代舰船》2012,(6):12-14
古阎良中国试飞院,不久前出现了数架新颖的大型螺旋桨飞机,具有封闭式机头、较大的雷达罩、尾部伸出长杆等特性。从各方面情况分析,这是一款基于运一8系列发展而来的新式大型远程反潜巡逻机,被称为"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大洋反潜主力军潜艇,隐藏于大海深处,借助厚重的海水躲避一切基于电磁波的探测方式,如雷达等等,其高度的隐蔽性使水面船队随时可能处于其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东海某海城,一艘驱逐舰与‘敌’潜艇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突然袭击,“敌”潜艇发射一枚鱼雷,借助尾流掩护向水面舰艇急速袭来,眼看该舰就要遭受灭顶之灾。关键时刻,驱逐舰声呐部位发现目标,舰长根据目标指示,立即进行机动规避,同时组织小口径舰炮和反潜武器抗击,成功“脱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