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低照度下(环境照度小于2×10~(-3)lux)微光图像具有低信噪比、低对比度等特点,使目标难以辨识,严重影响观察效果。为了提高超低照度下微光图像质量,设计了一种用于微光图像增强的卷积自编码深度神经网络,并针对传统的均方误差损失函数不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特性等问题,结合现有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了包括感知损失在内的几种损失函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可微分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结构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所提损失函数具有更好的性能,在提高微光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增强图像内部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2.
夜视技术是指在夜间等低亮度环境下,用于扩展人的视力范围、实现隐蔽观察的专用技术。自上世纪30年代在德国问世以来,夜视技术在军事领域获得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由早期的地面坦克、火炮、单兵武器的观察瞄准,扩展到作战飞机夜间驾驶、目标搜索、航空武器的瞄准和精确制导等方面。航空夜视设备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按照工作波段的不同,可分为微光夜视(利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热成像夜视(利用红外波段)两类。  相似文献   
3.
提高测试精度是贯穿微光瞄准镜检测系统设计始终的准则,其中迭加在微光图像上的时空域噪声是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滤除微光图像上迭加的噪声信号来提高仪器测试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在设计中使用小波阈值降噪方法能非常有效地提高仪器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4.
5.
基于多环境试验条件下的微光枪瞄(low-level-light weapon sight)检测技术一直是军备生产所关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CCD光电转换技术的多环境试验检测系统,分析了系统成像的详细过程.通过对平行光管和CCD变焦镜焦距的计算,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其测量精度≤0.05mil,测量范围≥40mil,达到项目要求.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卷作文题是一篇材料作文。试卷给出的材料耐人寻味,富有哲理:"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真理,不在心外;创新,源自心灵。如何抓住心灵的微光?不仅需要高考生临场思考,也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7.
微光夜瞄训练装置可以监控射手的操作,对射手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的能力进行考核,完成射击教范中所列的夜间训练内容.该装置已通过技术鉴定,将作为制式夜间训练器材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功能、工作原理、精度和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下反”稳像式炮长瞄准镜只能稳定昼视光路,而不能稳定微光夜视视场的问题,设计了独立的电子稳像系统。采用AVR单片机设计了信号采集模块,利用外部中断实时获得炮长瞄准镜中陀螺仪输出信号,并用动态循环法控制数码管准确显示。设计DSP电子稳像模块通过串口中断与AVR单片机通信,将陀螺仪信号换算成图像的运动矢量,然后采用平移变换模型对图像的抖动进行补偿。为了检验稳像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微光瞄准镜稳像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稳像系统能够较好地稳定微光夜视图像,提高了炮长夜间观察瞄准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微光夜视仪技术发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发展,全天候作战能力已经成为对部队的基本要求。夜战能力的缺失将使自己在某些时段处于完全的被动和危险中。上个世纪马岛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那以后,夜视,夜战技术就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基本要求了。而在后来的海湾战争,塞黑冲突中,夜战更发展为技术优势方的作战重点方向之一了。与之相应,夜视技术在各国重点研发的努力中也产生了快速的发展。这其中,微光夜视技术由于具有图像清晰,轻便灵活,功耗小的特点,逐渐成为战场指挥员和战士的重要装备。对于全世界范围内日益迫切的反恐需求来说,更是微光夜视设备大显身手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微光夜视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发现在强光下微光夜视仪存在易损坏象增强器光电阴极面的缺陷。据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微光夜视仪安全保护器。本文着重介绍了安全保护器的设计思想以及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