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甜甜  闻舞 《环球军事》2011,(15):60-61
战前的日本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航空大国,设计制造了多种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例如曾让美国海军头疼不已的零式战斗机、航程超远的二式大艇、盘旋能力极强的隼式战斗机等。但是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日本被禁止组建军队。  相似文献   
2.
在论述舰船战时雏修保障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美海军在海湾战争中实施战前检修及战时抢修的基本活动和经验,提出了我军舰船战时维修保障建设的基本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1894年甲午海战前夕,日本国向大清政府递交了一份已翻译成中文的"绝交信"。拿到这封信后,愚蠢的大清国驻日使馆竟然未做任何处理,就原封不动地采用日方提交的"绝交信"文本一字不差地给国内拍发"外交密码"电报,致使日本情报机关不费吹灰之力,就窃取了关乎大清政府国家机密的"密电码"。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前的1894年5月7日到27日,李鸿章、定安两人作为钦差大臣对北洋海军进行20多天的校阅。这是北洋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阅,同时又是甲午战前的最后一次校阅。与此同时,由于有南洋和广东两支海军参与,它也是一次大规模联合校阅活动。对此次校阅过程的考察,有助于分析北洋海军平日训练的成效,也能更好理解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日,美国“棱镜”监控项目,引起舆论哗然。而此事的爆料者原美国中情局分析师爱德华·斯诺登也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物。“棱镜门”事件再一次将美国的核心机密泄漏于世,引起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国际警察”行为的不满。然而,向媒体泄密并非斯诺登的专利。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出现多次泄密事件,并引发轩然大波,深刻影响甚至改变了美国社会走向。  相似文献   
6.
巴顿将军是二战时期的美国名将,善于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励部下。他在诺曼底登陆前对第三军团将士的动员演讲中,充分展了他的军事思想和语言风格。他那血性激扬的战前动员,通过“明确军队使命和目标”、“做好战士动员激励”、“强调军队内部分工合作”、“拉近指挥员和士兵的距离”的精采演讲,点燃了士兵的血液,成功地激励将士们英勇杀敌。  相似文献   
7.
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习主席反复强调:“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我军历版战时政治工作纲要也均把作战动员列为战时政治工作第一项内容。战争年代,往往几分钟的战前动员就让战士们热血沸腾、气势如虹,强如美军也败在我军盛“气”之下。进入新时代、应对新挑战,我军各级指挥员特别是政治干部,绝不能丢掉临战动员这一看家本领和传统优势,切实为胜战打赢提供旺盛战斗精神和强大心理支撑。  相似文献   
8.
闻舞 《环球军事》2008,(9):42-43
二次大战中,日本潜艇战术低劣,指导思想错误,结果空有一大批性能优异的潜艇却无法发挥作用。实际上早在战前,日本潜艇就出现过多次严重事故,但由于日本海军的大炮巨舰思想,对于潜艇并不重视,这些事故很少有人关注。伊63号潜艇的沉没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