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序列中,步兵是一个最早也是主要和基本的兵种之一。还在1927年,伴随着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步兵就出现在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序列当中,成为克敌制胜不可或缺的主战力量。在随后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正是凭借着这支不屈不挠、英勇善战的陆上劲旅,人民解放军先后战胜了国内外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共和国的稳固。时至今日,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大门后,这支有着光荣历史和彪炳战绩的英雄兵种,又在与时俱进的四大跨越中,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中诞生的著名歌曲《松花江上》令人心碎肠断,仿佛使我们看到,‘在阴沉天空的背景下,在逃难流亡的人群中,有人深情悲愤地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相似文献   
3.
晓明 《军事史林》2010,(3):31-3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家喻户晓、妇幼都能吟唱的歌曲,创作至今已近67周年了。这首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那嘹亮的歌声伴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成长,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为“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和决心”,促使国民党政府投降,日军对国民党陪都重庆进行了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毁灭性空袭行  相似文献   
5.
台儿庄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1938年3月24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取得了歼灭日军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台儿庄大捷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诚然,这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由于国民党南京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抗战经济动员准备不力,以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方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其教训:一是国民党集中力量内战,致使国力衰竭,对日战争经济动员准备不足;二是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军事工业建设落后,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三是战前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战争经济动员法规,战时仓促应交,导致战时经济陷入混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抗日战争国统区经济动员准备的教训,可以改进我国和平时期战争经济动员准备工作,以适应“两场”需要。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血肉长城的伟大胜利。通过对这道长城进行透视和剖析,我们不难发现她所具有的极其雄厚的物质实力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是其能够历经艰险,战胜凶狠残暴的日本侵略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开明士绅在抗日根据地的对敌军事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威望动员参军、拥军并积极护军,间接地为抗日军事斗争服务;另一方面,在直接对敌的军事斗争中,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敢于反抗.开明士绅较好地继承了封建士绅热心地方事务、"临难勿苟免"的优良传统,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民族抗战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坚定地贯彻中共中央"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始终坚持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并成功地建立起苏北抗日反韩统一战线,胜利地实现了江南新四军主力北上,开创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抗日战争中,民兵们奇思妙想,运用他们的智慧,就地取材,发明了诸多独特的斗敌战法。电影《地雷战》便生动再现了军民巧妙抗日的精彩场景。近日,记者走进了当年"地雷战"的主要发生地——山东海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