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炸药热安定性的快速评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量气法和热分析法评定炸药热安定性的问题,提出把由一条DSC曲线测得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引入热平衡方程,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炸药在一定环境温度下的热爆炸延滞期,并据此判别炸药热安定性的观点和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2.
PDSC评定柴油氧化安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的柴油氧化安定性评定方法,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对柴油氧化安定性进行评定,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分析了升温速率、恒容氧压、试样量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确定了3种因素水平分别为8~12℃/min,2.5~4.5 MPa,2.5~3.5 mg。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升温速率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最大,恒容氧压的影响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升温速率为8℃/min,恒容氧压为3.5 MPa,试样量为3.0 mg时,试验方法的区分性最佳。在该试验条件下,考察了5种油样的重复性,结果表明PDSC法的重复性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真空热安定性法和腐蚀性试验方法以及实际储存效果检验,研究了粘结型塑性602混合物与十几种接触材料的相容性。确定了这种混合物适宜、可靠、实用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4.
引入高新技术是高新工程实现实际效果所不可或缺的途径,热喷涂技术便是这样一种高新技术,它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加热至溶化或半溶化状态,并以一定的速度喷射沉积到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形成一个特殊的工作表面,使其达到:防腐、耐磨、减摩、抗高温、抗氧化、隔热、绝缘、导电、防微波辐射等一系多种功能。根据热源的不同,热喷涂可以分为等离子喷涂、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爆炸喷涂等。本文详细介绍了等离子喷涂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应用伏安法测定了润滑脂中的抗氧剂含量,研究了润滑脂的氧化安定性和储存安定性与抗氧剂含量的关系。发现润滑脂在储存过程中抗氧剂的消耗是有规律的,开始阶段抗氧剂消耗较慢,一定时间后抗氧剂消耗突然加快,这一结果为指导润滑脂储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油是一种潜在的绿色润滑剂基础油,但其氧化安定性较差制约了它的应用。考察了清净剂和抗氧剂对米糠油高温清净性及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的含有金属离子的清净剂及抗氧抗腐剂对米糠油的高温清净性及氧化安定性没有提高,甚至会降低这两者性能;而不合金属离子的抗氧剂TL-57能改善这两者性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循环伏安法评定润滑油抗氧化性能的原理、具体方法及润滑油剩余寿命的定义,并将这种方法与其他评定方法在技术性能上进行了对比,说明了循环伏安法在评定润滑油抗氧化性能上具有分析时间短、装置费用低、操作简单、可在线分析等很大的优势,最后指出了以往文献中使用此方法预测润滑油剩余有效寿命的观点存在着不确定性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材料的氧化前后质量的改变和强度减少及氧化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的SiCf/Si-O-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抗热震性能。结果表明SiCf/Si-O-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热震性能。对所得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发现界面结构的变化是影响SiCf/Si-O-C复合材料抗氧化、抗热震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发射药的分解机理及其安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发射药中硝酸酯的分解机理及其与发射药安定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热分解,水解和自动催化作用对发射药安定性的影响,以色谱法和粘度法等实验手段探索发射药安定性的变化规律,通过不同温度下发射药老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提出了确定发射药安全使用寿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矿区生态型蜈蚣草对铅的耐性及其耐铅机理,为进一步研究蜈蚣草植物修复射击场土壤的铅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在水培铅胁迫的环境条件,对矿区生态型和非矿区生态型蜈蚣草生长过程中的生物量、色素含量、MDA质量摩尔浓度和CAT,POD,SOD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营养液中铅的加入抑制了蜈蚣草的生长,降低了羽叶中的色素含量,大幅度提高了MDA质量摩尔浓度和CAT,POD,SOD活性。结果表明,蜈蚣草对铅有一定的耐性,并且矿区生态型蜈蚣草的耐性明显高于非矿区生态型。主要表现为矿区生态型蜈蚣草的抗氧化酶活性高于非矿区生态型,生物量和色素含量受铅胁迫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当铅质量浓度达到300 mg/L,铅胁迫15 d后,非矿区生态型蜈蚣草抗氧化酶系统紊乱,植株接近枯死状态,而矿区生态型蜈蚣草的耐性表现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