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宁 《政工学刊》2023,(4):47-50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预防犯罪工作条例》把“打防结合”增加为军队预防犯罪工作的方针之一,这既是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没有积极的预防,打不胜打;没有有效的打击,防不胜防。抓好预防犯罪工作,必须把预防和打击结合起来,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然而,当前少数单位还没有转换到“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轨道上来,对“打”的重视程度不够,犯罪惩治尚未真正发挥应有效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防犯罪工作的质量效益。一、坚持有案必查,强化犯罪惩治的必然性对违法犯罪行为要始终做到有案必查、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对抗战战略思想作了科学的理论概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游击战战略理论.在这一战略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的刘少奇,以其丰富的理论和大量的实践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刘少奇的历史贡献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装备保障指挥难以用高度程式化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装备保障指挥Agent框架模型。介绍了Agent建模方法,分析了装备保障指挥的指挥流程,并根据装备保障指挥流程和Agent的建模特点抽象出装备保障指挥Agent框架结构,对其中的各Agent内部模块进行设计,并对各Agent之间的通信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的结构模型可为其他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主席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做出的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它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基础。用“三个代表”要求来统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方式、手段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落实 ,履行好“两个提供”的神圣使命 ,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按照“三个代表”的政治性要求 ,从战略高度上谋划思想政治教育 ,把根本点放在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政治主张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推动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党的旗帜就是军…  相似文献   
5.
协调性是数理逻辑中最基本的语法概念之一。Smulyan提出了抽象协调类概念,并证明了相应的Smulyan合一原理。通过考察协调合式公式集类所具有的种种性质,本文将抽象协调类概念推广至最一般的形式——广义抽象协调类,并证明了相应的广义合一原理。这一结果可以用于证明一阶逻辑形式系统和我们所提出的广义反驳方法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知识与获取知识的方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具有创造性性思维的高层次人才角度讨论将方法论教学寓于知识传授之中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江泽民关于国防科技建设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必须做到“三个坚持”的基本依据、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认为“三个坚持”是指导我国21世纪国防科技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地位、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别人的批评.也或多或少地批评过别人。然而,当批评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很少有意识地去体味批评或被批评的个中滋味。纵观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批评及其体验与感受,可以用甜、酸、苦、辣四个字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9.
党的先进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体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科学概括,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的根本 标 准。即,是不是先进的政党,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要看他能不能代表和体现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是不是先进的政党,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要看他能不能代表和体现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是不是先进的政党,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要看他能不能代表和体现广大人民的 根 本利益。我们党从1921年50多人的一个组织,发展到今天拥有6400多万党员的一个大党,取 得 了令世人瞩目的辉…  相似文献   
10.
鉴于读者和评论界对《秦腔》不同的解读和评价,本文以详实的文本分析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秦腔》针对转型期的乡土世界所进行的还原和抽象的具体内涵。通过剖析被作家称之为"密实的流年式"叙写模式的具体特征和解读作品所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特殊意义,高度评价了作家对乡土生活深刻的认知以及在小说叙事方法上所进行的革命性探索。另外,本文所涉及关于贾平凹创作实践的论述,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重新审视艺术创作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