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浅水、薄船、无限宽水域的条件下,舰船以亚临界速度(F_H<1)运动时,利用E.O.Tuck提出的渐近匹配展开法,可以得到定深度扰动速度势的摄动方程。对水深缓慢变化的海底,舰船的绕流不再是定常的,根据A.Plotkin所采用的多重尺度法,可以得到变深度浅水舰船扰动速度势的摄动方程。如果仅考虑扰动速度势的一阶摄动方程,则可得到考虑了线性兴波影响的舰船水压场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小实践观”对实践本身缺乏深入具体的系统研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达的当代实践及其科学发展。本文提出建立大实践观,认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的主体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基本思想为我们建立大实践观提供了指导;大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生态、经济和人类本体,物质、技术和精神,宏观、中观和微观构成的多维复杂矛盾运动系统。从统一的物质进化的观点看,实践系统具有从与人类关系近缘的低能高级层逐渐向高能基础层推进的层次的反控递进发展规律;从大实践观看,传统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是“三统一”的,真理的标准也是有复杂层次性的。  相似文献   
3.
4.
从舰炮火控原理出发,用坐标转换技术和微分理论,推导了在二轴和三轴稳定情况下,火炮瞄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公式,并讨论了跟踪器的有关情况,给出了计算实例和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形成新装备的教学能力要抓住几个重要环节。指出:形成新装备的教学能力,修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是前提,教员的知识更新是根本,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核心。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指挥自动化是军事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阐述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军队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院校“指挥自动化系统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科学进步观是考察和分析科学及其历史的基本出发点,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考查研究了科学发展、进步这一重要问题,评述了西方学者对此问题的探索与缺陷,并提出了新的综合性评价科学进步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REB电子能量径向分布的测量方法。利用REB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厚靶”韧致辐射的零角度测量,确定束电子能量的径向分布,从而判断REB的居中性和能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亦是思政教育有效延伸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如何认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思政课程、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在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并希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为基础,源源不断为党和国家培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0.
军事理论课程既是一门介绍军事理论知识的公共基础课,又是一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政治课。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军事理论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融入军事理论课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是提高军事素养、培养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