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吉林市昌邑区人武部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村民兵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全面启动了“百兵千户带富”、“民兵三队带创”、“民兵三员带动”三项活动,使广大民兵成了致富路上的排头兵,弘扬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2.
《史记》描述了汉代知识状况,它指出,伴随着汉代经济情况的改善,汉代社会完成了从需求的贫困向文化象征图式的贫困的转换;在这一背景中,汉代知识分子受制于华夏民族的国家体认这一历史过程的制约聊入尴尬的情景;司马迁的意义就在于他恢复了知识分子对意义的守护和阐释这一超越性使命。  相似文献   
3.
刘刚 《政工学刊》2008,(8):60-60
基层文化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巨大精神动力,也是军队战斗力形成的文化根基。基层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巩固军队思想文化阵地,关系到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基层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关系到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基层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查找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系统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要求。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构建当代中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自觉提炼、培育和发扬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边防部队通过大力开展基层警营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整体情况仍然滞后,需从多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出对策,使警营文化效能的发挥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四大体系的建立,铸就了强大的企业文化力,提升了企业的美誉度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1):32-33
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对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甚至是大相径庭。我们讲的理想人的评价标准主要是从两方面讲的:一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的人;二是有高尚美德的人。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尚美德是做一名理想人的基础。一个人要对国家、对民族、对众人有突出贡献,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才能是不行的。所以说,高尚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作为人武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就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就要切实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奋斗目标,依托“两个文明”建设这个大平台,积极寻找参建结合点,不断扩大结合面,确立新思路,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局面,力求走在全社会前列。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区地处中缅边境,消极思想文化侵蚀、毒品走私危害严重的实际,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课题。以强化军魂意识和“四信”观念为重点,狠抓民兵预备役思想政治建设.确保了广大人武、专武干部和民兵政治坚定、思想纯洁。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哲学有机结合而成的数理哲学是最高形态的理论哲学。古代阴阳象数学说、近现代数理逻辑和新时代的数理辩证法代表了数理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阶段。数理逻辑支配下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文化和教育的日益分裂。建立在矛盾公理、因果反馈和非线性数学基础上的数理辩证法是唯一完备的逻辑体系。现代文化和教育应注重优化、深化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在高层次上实现新的统一;数理辩证法则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