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是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的时代。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经历了276年的发展历程,分为6个历史时段。志怪传奇小说在明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影响、地位、特征及其嬗变。  相似文献   
2.
施剑 《军事历史》2012,(5):23-28
明代特别重视浙江地区以卫所为中心的海防布局,而沿海卫所又是浙江海防的主要承载体,与其所辖的巡司、台、寨、峰堠共同构成海防布局体系.在有明一代,浙江沿海卫所的布局及其变迁与地理人文环境、海运情况和海防形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思是说,想要打败山里的贼寇非常容易,但是想要击败心理深处的各种贪欲恶念,就非常困难了。习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着重强调"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如果说"山中贼"是显性的世间祸害,那么"心中贼"则是隐秘于人心的祸害。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可见,只有修炼本心,剔除不良欲望,让内心纯朴自然、无私无欲,才能破除"心中之贼"。  相似文献   
4.
徐奎 《军事历史》2002,(3):33-35
明代的火器在宋、元发展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传统火器得到创新和发展,而且引进了威力大、射速快、射程远的西方火器--鸟铳、佛郎机和大炮.火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威力之猛、制造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军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火器在作战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引起了军队编制体制、军事训练、作战样式的一系列变化,开创了中国以火器为主的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他人去害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但作为一个计名,出自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说的是宋仁宗年间,宰相吕夷简、谏议夏竦、御史韩渎等人结党营私,视主张改革的范仲淹为生死仇敌,密谋将他除掉.  相似文献   
6.
何锋 《当代海军》2006,(10):70-73
接舷与冲撞的时代虽说海战战术在某些时候是通过少数天才的海军指挥官创造出来的,但是不要忘了,任何海战战术的提出和使用都必须以相应的舰载武器的发展为基础,如果没有舰船和舰载武器为战术专家门提供实现其作战理念的物质平台,那么再先进的战术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公元10~12世纪,世界造船业取得了许多成就,这时期欧洲出现了帆船,海军舰船开始从单一的桨船向桨帆船过渡,之后是完全的风帆战舰。在动力方面,中国舰船比同时期的欧洲要先进一些,至少在公元1世纪的汉代就有了使用桨帆推动  相似文献   
7.
明王朝北部边防体系经历了一个调整和演变过程。洪武时期,明太祖确立了以藩王为核心的整体防御体系,永乐时,明成祖加以调整,代之以京军为后盾的分地防御边防体系;而“土木之变”后.明王朝又确立了以联防和固守为主要特点的新的边防体系。明代边防体系的演变顺应了客观形势的需要,确保了北部边防始终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兵制,前期以卫所兵制为主,后期以募兵制为主。卫所兵制时期,利用军士屯田,军费开支由军屯收入提供。募兵制时期,屯田弛败,军费开支由国家财政供给。对明前期军屯收入、国家养兵量、养兵费用及军屯收入占军费开支的多少,卫所兵制向募兵制嬗变的原因,明中后期国家募兵数量、募兵费用及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多少等进行探讨,可以了解明代兵制的嬗变及其对国家财政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2,(7):39
明代初期,在许多郡、府的官衙院落中都有一口水井,井边立着一块石碑,上刻一个醒目的"警"字。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向各地派任官员前,就将他们带到皇宫的一口水井旁,说:"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