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0,(20):52-53
一直以来,俄国“妖僧”拉斯普廷被暗杀的历史被笼罩于一种魔幻色彩之中,暗杀参与者尤素波夫亲王在多部著作中的想象与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一结果。但是英国《每日邮报》今年7月22日的一篇文章则带人们审视了这段历史的另一个版本:拉斯普廷系英国秘密情报局与俄国宫廷势力联手暗杀。这篇文章的出现有助于人们重新了解那位曾经深刻影响俄国国势的“妖僧”被暗杀的历程与背景。  相似文献   
2.
美国中央情报局暗杀外国领导人的活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曾任中情局副局长的比希尔不久前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冷战者的思考》,书中记录了他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商量暗杀他国政治领袖的情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那些暗杀行动的曝光,美国政府才发现自己的形象已经和黑手党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3.
初涉政坛的蒋介石首先经历了两件大事:暗杀陶成章与陈其美被刺。而暗杀陶成章更是首开民国时期用暗杀手段对付政敌的卑劣先例。蒋介石从此之后便经常把暗杀作为对付政敌与政客的有效手段。自他掌握国民党统治政权后,各类政治暗杀事件可谓层出不穷,而且无不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诸如邓演达案、杨杏佛案、史量才案、李公朴与闻一多案等等。然而让蒋介石始料不及的是,  相似文献   
4.
含章 《环球军事》2011,(13):39-41
一边是杀人不眨眼的“暗杀行动队”队长,一边是学识出众、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人们很难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放在一个人身上,但是上天就是这么凑巧,偏偏就制造了这样一个“例外”——他就是拉丹“终结者”,号称“反恐猎手”的美国新任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威廉·麦克莱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海湾地区局势—直复杂多变,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近期,所有矛盾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到了伊朗身上,其中“核危机”和“暗杀门”更是闹得沸沸扬扬,地区性战争似有一触即发之势。  相似文献   
6.
1月1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北部,摩托车骑手动作利落地给一辆轿车贴上磁力炸弹,然后扬长而去。随着一声巨响,核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被炸上了天。这起爆破手法带有特工行动特征的袭击不是电影007里的片段,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磁力炸弹暗杀事件。几年里,已有多位伊朗核科学家遭暗杀。那么到底谁杀了伊朗核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王萍 《军事史林》2010,(1):60-60
1946年3月,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从北平飞往上海转南京途中因飞机失事丧命。解放初,戴笠独子戴藏宜也因派人暗杀中共地下党员等罪行,被人民政府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8.
2012年俄罗斯总统大选已尘埃落定。之前,当5名候选人忙着许诺民意之时,舆论也忙着以未来总统之名"预支普京"。关于普京的消息越来越有趣,有媒体展望普京的第三届任期;有媒体报出"情报机构挫败暗杀普京行动"的消息,并设想"总统普京"未来对乌克兰的政策态度;反对派又认为,"暗杀"事件意在为其竞选造势。普京需要这种"苦肉计"的助力吗?  相似文献   
9.
武松 《当代海军》2001,(11):4-5,18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恐怖活动在世界各地滋生蔓延.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暗杀、劫机、爆炸、人体炸弹等令人触目惊心。为应对反恐怖斗争的特殊需要.各国纷纷建立各种特种部队。这些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短小精悍,令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闻风丧胆。目前世界上较为突出的有:  相似文献   
10.
王昊 《环球军事》2010,(22):58-59
1881年5月3日凌晨4点钟,俄国圣彼得堡市的马刀广场上突然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人们被从睡梦中惊醒,纷纷赶到这里查看情况。原来是广场上的方尖碑顶部的一个铜球被雷击中,发出巨大响声。由于该广场距离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所居住的加特契纳宫很近,所以事件被谣传为另一个版本:民意党人驾驶空中飞行器将炸弹投到方尖碑上引起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