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在当地时间5月6日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政府和军队对美国实施网络攻击,包括试图从联邦机构窃取信息等。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越来越频繁地指责中国政府和军方参与针对美国的网络间谍活动。今年一开年,“中国黑客威胁论”再次甚嚣尘上。美国为什么总拿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说事?一再处心积虑地炒作“中国黑客威胁”究竟意欲何为?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IT、网络、软件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要说“黑客”攻击,只有美国有技术、有实力、有条件。可近年来美国却热衷炒作“中国威胁论”,在此背景丁  相似文献   
2.
李路  李晶 《环球军事》2014,(16):1-1
环太军演正式收官,纵观中方此次首秀的全过程,既有中美演习场外的博弈,又有双方打破惯例展现的诚意;既有美国媒体恶意炒作“监视”事件的不和谐音,又有双方在演习过程中的友好合作。可以看出,固有的成见与戒心并未阻挡双方军事交流合作的推进。随着中美两艘巨舰在太平洋上日益接近,双方的未来走向也日渐明晰。  相似文献   
3.
吴刚 《环球军事》2012,(10):14-15
菲律宾在美菲“肩并肩”军演前期,突然向中国发难,在黄岩岛制造事件,不仅动用军事力量侵犯主权属于中国的黄岩岛,还无理袭扰中国渔船捕鱼。  相似文献   
4.
刘军一 《国防》2006,(6):74-74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在理论创新中,“拿来”、“炒作”等“捷径式”研究,一旦得不到有效制止,必将有人纷纷效仿,使更多的人投机于“捷径式”研究,只能使得理论研究走向低俗化。目前,我军进入了“两化”建设的转型期,军事理论创新异常繁荣,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课题申报,每年也会有若干个科研项目完成,研究成果不可谓不丰。但是考察这些所谓的科研成果,“有知识产权”的理论成果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恐怕与走捷径带来的“破窗效应…  相似文献   
5.
蒋炫 《当代海军》2006,(2):28-29
在当代,航空母舰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艘军舰,他们除了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而且还是一个国家力量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每当地球上传出有关航母的消息时总会引起轰动。美国新一代航母计划早已被媒体炒作喧嚣多时了,但由于建造航空母舰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军事工程,一般的国家无论从技术还是财力上都负担不起,就算是美国,面对设计建造新一代航空母舰的挑战也不得不倍加小心,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动手,弄不好会折腾出大乱子。所  相似文献   
6.
姜兴华 《环球军事》2014,(22):50-51
10月2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叉伟在国会问询中表示,1993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承认日本军队强征慰安妇问题的发言,“有很大问题,我们否认那个发言。政府将为恢复日本的名誉和信任努力申诉”。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公开场合正式否定河野谈话,对铁证如山罪行的否定,对安倍当局来说已是“习惯成自然”,其目的就是搅浑水,通过诬指中国“编造”日本侵华历史,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给侵略史装上面具,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进而煽动“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7.
古伟俊 《国防》2010,(2):70-71
不管中国如何一再重申将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不会对外构成威胁,但“中国威胁论”的炒作始终不绝于耳。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西方的“实用主义”哲学思维作怪。人家看你中国一天一天发展壮大,将心比心,以已度人,始终认为中国将大量吸收外界资源,要对外“进行掠夺”,要对其构成威胁。对此,我们实在不必太过紧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