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鲁克制度是近代在内蒙古牧区很普遍的一个放牧制度。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在牧区的施行的旧苏鲁克制度。旧“苏鲁克”制度是牧主对牧工的剥削的主要形式。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从牧区的实际出发,对旧“苏鲁克”进了改革,为牧工提高利益的同时也保护牧主的利益施行了新苏鲁克制度。新苏鲁克制度对内蒙古的牧区经济发展以及对牧民的生活水平都带来了明显的发展,而且对现在的牧业区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与其说艾努尔是兽医,还不如说他是野生天山雪莲的守护者。"5月1日,农五师八十八团畜牧公司经理顾剑对笔者说,因为听过太多次这个"守护者"的故事,笔者决定进山寻找艾努尔。今年39岁的艾努尔是哈萨克族人,现任八十八团畜牧公司副经理,同时他还是名兽医。最近到了牛羊疫病防治的阶段,他放弃了"五一"休息,奔波在牧区,为每一户牧民做好畜牧防疫工作。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牧民到畜牧公司副经理,提到他  相似文献   
3.
鲁巴特 《华北民兵》2005,(10):44-4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兵工作在各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牧区的基层民兵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基层民兵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症下药,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杜永高 《华北民兵》2011,(12):37-37
在位于中俄蒙三国交汇处、享有"金三角"之称的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有位名叫"爱军"的旗委书记,可谓是人如其名。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父辈取其名,寓意爱军尚武;如今身兼第一书记,理应兴武强兵。"1自打白爱军从政后,就一直在边境旗县任职,且长期分管边防工作,人称"边防通"、"武装通",一谈起边防和武装,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他总说:"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做什么,就得钻研什么。"  相似文献   
5.
《兵团建设》2013,(15):16
2011年10月,雪域高原秋色渐浓、寒意渐起。肩负着党委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2万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在秋风中启程,心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对事业的信念,奔向大山牧场,奔赴农村牧区。5451个行政村(居),驻村干部们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一丝不苟履行着自治  相似文献   
6.
在阿尔套山脚下的五师八十八团,有一支党员民兵服务小分队,他们常年坚持深入边境牧区,开展便民服务,成为一支流动的爱心服务队,深受当地各族牧工的欢迎和尊敬。每年夏季,近千名牧工都会转场到卡昝河边境牧场放牧。从1998年开始,八十八团就从青年党员中抽调人员,组建成立了民兵服务队,主要任务就是为边境各族牧工提供送医送药救护、疾病预防、边境法律法规宣传服务。由于边境线长,牧工居住分散,又是高原地区,民兵服务队每次去牧区进行服务往往要一个星期。服务队成员常常是  相似文献   
7.
这也能叫床?那只是在地上搭了几块木板,木板上垫了一层牛粪,牛粪之上铺着秸草。那一夜,他就睡在这张"床"上。夜深了,他久久不能安睡。这并不是因为地铺简陋,也不是因为寒气浓重。他想到的是,这里地处深山,自然条件恶劣,走出几百米,就到了边境线,而兵团职工就常年守在这里,放牧生产,巡逻执勤。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境界支撑?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体现?他努力想找到答案。下牧区、入连队、进农家、住冬窝子、  相似文献   
8.
"工作千难万难,心有职工就不难,能给牧场职工群众办点事儿是我的幸福。"在十二师一〇四团牧一场党支部书记恰依扎·阿布力孜心里,时常揣着这句话。记者初次见到恰依扎·阿布力孜,感觉他更像一位淳朴随和的牧民,56岁的他由于常年的操劳,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恰依扎·阿布力孜在牧区工作了42年,不仅帮助牧区职工群众解决了饮水安全、生活用电等难题,还积极引导职工转变观念、运用科技勤劳致富,使当地  相似文献   
9.
走进连队,在感受强军脉搏中砥砺淬火;住进班排,在体察基层实情中搞好帮带。总政下发当兵蹲连《规定》以来,青海省军区主要领导带头上高原、过草地、接地气,以战士为师,以基层为镜,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果洛军分区独立骑兵连长年驻守在高寒缺氧的高原牧区,一茬茬官兵经受着苦与乐、得与失、生与死的考验,创造了一流业绩。青海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何宏军在该连蹲点的15天里,  相似文献   
10.
西藏自治区聂荣县由于高海拔牧区草原脆弱,雪灾频繁,当地畜牧业发展困难。为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聂荣县人武部充分发挥民兵的带头作用,围绕如何发展牧区经济,引导民兵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当起了草原牧区忙碌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