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法安 《国防》2008,(2):10-14
(上接第1期第16页)二、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筹划和实施强军战略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对于军队来说就是要着眼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从更高起点上筹划和实施强军战略。十七大报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所作的全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各项政策和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愿望、符合群众的利益,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军队从人员工资待遇到部队  相似文献   
4.
王忠勋  王华悟 《国防》2008,(2):49-51
"国家安全"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民族发展的需求和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拓展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  相似文献   
5.
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蕴蓄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研究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哲学视角和思想遵循。立足“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阐释及其辩证逻辑关系考察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和科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构筑的内在基石、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形塑的外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论指向的终极旨趣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话语权、优化创新理论灌输的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现实启示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重点战略性产业。它维系着国家安全利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一个支撑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对于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与改革显得异常重要和紧迫。研究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中政策支持体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了美国军事转型在规划和实施中的三方面失误,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指出美国国家利益定位的肆意扩大是其军事转型存在失误的根源,反恐战争中遭遇的困境是迟滞其军事转型进程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美国军事转型中的失误和教训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分析、总结和提炼信息化军队建设的一般规律提供重要的思维平台,并为加速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注册初始化中内参难以进行标定的问题,分析了亚像素精度与相机成像模型,并对天牛须搜索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三维注册初始内参的相机标定方法。首先,在图片中提取角点并进行亚像素精化;然后,在相机成像方程中引入畸变系数,重新推导成像方程并求解内参;最后,提出天牛须扰动搜索算法并对内参进行非线性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减小相机的重投影误差,可以为三维注册模块提供初始化内参。  相似文献   
9.
赵磊 《政工学刊》2023,(5):19-21
<正>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和根本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军魂永驻、长城永固的“定海神针”。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坚决维护权威、维护核心的最高政治要求,是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关乎我军建设根本方向,关乎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发展,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始终并越来越置于开放的国际大环境和背景下 ,围绕开放来进行 ,改革的历史取向、实际步骤等方方面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开放的很大影响 :开放引致改革、开放促进改革、开放制约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改革、开放保障改革。因此 ,中国的改革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可以或越来越应当是“开放改革” ;就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作用及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而言 ,开放重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