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习海玲  张建宏 《防化学报》1996,7(4):64-69,71
本文综述了有机磷化合物水解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酶的来源,分类命名,催化机理,部分性质及应用,大量研究显示,这类酶在含磷农药和含磷毒剂的消毒和防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一种新型含N杂环化合物用作润滑油添加荆时的多效性能.合成了该新型含N杂环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该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又通过热重试验、四球试验、抗氧化试验以及铜片腐蚀试验考察了其热稳定性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润滑油的抗磨及抗氧抗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的该添加剂后磨斑直径较基础油降低30%~50%,高温氧化的热失重温度较T202提高约20~25℃,且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因此,该新型含N杂环化合物用作润滑油添加剂时具有高热稳定性、抗磨、抗氧及抗腐等多效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FOX-7及其与HMX混合体系的热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常数分析仪等手段,对HMX与FOX-7等质量比共混物、以及具有不同HMX与FOX-7比例的炸药配方的热分解行为、导热性质等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FOX-7/HMX混合体系中,HMX与FOX-7的分解放热以及晶型转变吸热过程可相互影响:HMX在247.3℃处已有部分分解,282.5℃出现的放热峰对应于HMX的分解放热峰和FOX-7的第2步分解峰的叠加;而FOX-7的β到γ晶型转变以及HMX的β到δ晶型转变吸热峰相较于单质颗粒,分别延迟了8.5℃、9.5℃。配方中HMX与FOX-7的相对含量决定了两者的分解峰温,这可能与两者热效应的相互影响及粘结剂对炸药颗粒包覆完整度有关:随着配方中HMX含量由25%增加至60%,其熔融吸热峰由276.6℃提前至252.5℃;随着配方中FOX-7含量由25%增加至60%,其第1步分解峰和HMX的熔融分解过程相互影响,导致只出现一个分解放热峰,FOX-7第1步分解反应放热将导致其更早发生熔融分解。FOX-7颗粒的热导率、热扩散系数、比热容都高于HMX。在总含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F...  相似文献   
5.
含磷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特殊性。运用GC/Tracer/FTIR等仪器,通过改变色谱条件和移动Tracer接口部分ZnSe片,成功地分离并由红外光谱图区分鉴定了2个含磷类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种检测有机磷化合物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传感器响应的线性范围0.03~1.00g/m^3,线性方程y=0.145X 0.388,相关系数r=0.9962。  相似文献   
7.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技术是一种新型化学检测技术,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Abbott研究小组在Science上首次报道,2003年,提出液晶传感器概念。从1998年至今,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在免疫球蛋白G、氨基酸和DNA序列变异的检测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在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OPCW第十二次水平考试漂白剂消毒样品的GC-MS分析方法和结果。在漂白剂消毒样品中检测出3个化武公约核查化合物,样品中的主要杂质是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环酯类抗胆碱能化合物分子构象的分析,并结合其对受体作用的强度,讨论了三环酯类化合物与M受体作用的分子药理学特点。分析认为,在三环酯类抗胆碱能化合物中,2个苯环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是影响其抗M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其二面角越小越有利于与M受体间产生的疏水性作用,抗M作用越强,此外,三环结构中如存在电负性原子则可与受体间形成氢键,从而提高对M受体作用的强度。将三环化合物和柔性化合物分子的构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前对毒剂及相关化合物的色谱及质谱分析检测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仪器设备方面,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仍是主力仪器:但对热不稳定性及难挥发性化合物来说,用液相色谱-质谱来分析则更为合适;发展现场可用的、便携式鉴别技术和设备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分析化合物方面,不能局限于附表化学品,应该积极开展对毒素及毒物与生物体加合物等复杂化合物的分析研究。样品基质方面,应该展开对新型消毒剂样品及生物样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