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沥青纤维在其不熔化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本文应用红外光声光谱法,分析研究沥青纤维以空气作不熔化介质,在不同温度下,所得一系列沥青不熔化纤维的组成与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军  宋永才 《国防科技》1997,18(4):57-60
运用超声将纳米金属镍均匀分散到聚碳硅烷中,通过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烧结,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电阻率连续可调的含镍碳化硅纤维。这种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的结构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雷达波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3.
4.
梅建庭 《防化学报》1996,7(4):46-49
研究了以聚苯乙烯为基体的阴离子交换纤维对水中Cr(Ⅵ)的吸附与解吸。在温度为15-30℃,流速为6mL/min时,对浓度为10mg/L的Cr(Ⅵ)(PH=2-6)去除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分子量固态聚碳硅烷(PCS)和乙酰丙酮铝([Al(acac)3])为原料,利用Si-H与[Al(acac)3]之间的交联反应合成适于多孔连续熔融纺丝的聚铝碳硅烷(PACS)。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数均分子量、软化点和组成结构的影响及交联反应程度和可纺性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反应程度提高,残余乙酰丙酮基减少,Si-O-Al交联支化结构增多,分子量和软化点增大,可纺性随之下降。当[Al(acac)3]投料比为8wt%时,在370°C下反应4-6h,可得到软化点为206~221°C,Alwt%=0.68%,具有良好可纺性的PACS  相似文献   
6.
7.
活性炭纤维吸附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建庭 《防化学报》2000,9(3):10-13
研究了活性炭纤维(ACF)吸附水中苯酚。温度为15~20℃,流速为8mL/min时,浓度为10mg/L的苯酚去除率达98%以上。活性炭纤维经20次吸附与解吸实验,吸附性能没有明显降低。与颗粒状活性炭(GAC)相比,活性炭纤维吸附苯酚的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吸附平衡。经测定:活性炭纤维孔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表面还含有多种含氧基团。  相似文献   
8.
ZrO2纳微米纤维自增韧Al2O3陶瓷力学测试与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原位生长ZrO2纳微米纤维自增韧Al2O3基陶瓷的三点弯曲、单边切口梁与Vickers压痕测试,发现陶瓷硬度、弯曲强度与断裂韧性在ZrO2质量分数为35%时出现极大值.经SEM观察与XRD分析,发现裂纹扩展主要受含ZrO2纳微米纤维的α-Al2O3基棒晶控制,诱发裂纹偏转增韧机制,并伴随着相变增韧机制.  相似文献   
9.
民转军技术     
《中国军转民》2013,(6):77-78
DE密度渐变大容量空气净化滤材 关键技术参数或产品性能:由于DE密度渐变大容量空气净化滤材采用的是进风面至出风面由疏松到致密的梯级纤维排列,出风面纤维密度大,粘结度强,因此纤维不易脱落,使不同粒径的尘埃分布于不同的纤维层,避免了尘埃集结于滤材的表面或中上层。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国际化生放核(CBRN)防护装备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创新、融合、综合、集成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在对威胁源项防护的广谱化,更体现在多种防护思想的创新、多种防护原理的融合、多种防护技术的综合和多种防护功能的集成。它们也许还处于思想创新、原理探索、实验研究阶段,还有待生产制造水平方面的检验,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新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代表着防护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难题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