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今年"十一",农六师芳草湖农场老生地社区五连植棉职工朱克明清闲了许多。自从2010年全团推广了机采棉后,许多职工都从繁重的棉花采摘工作中解放了出来。"现在,光我们连里就有3台采棉机,全社区有十几台呢!"说起近年些来连队的变化,朱克明满脸自豪。  相似文献   
2.
我叫廖英,2011年2月被团党委任命为二师三十三团三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三连曾是我工作过的单位,土地贫瘠,职工收入不高,工作难度大。上任之初,我全面了解了连队的现状:共有近5000亩土地,全部种植棉花,由于土地贫瘠,全连棉花平均籽棉单产350  相似文献   
3.
【案例】2007年6月,谢某在农十三师红星一场开办了一个小型轧花厂。同年10月,经朋友介绍,谢某结识了棉花收购商周某。周某声称可为其提供籽棉,双方谈好供货价格后谢某就一次性付给周某货款20万元。付货款后籽棉价格上涨,周某拒绝按原来商定的价格供货,双方由此产生纠纷。  相似文献   
4.
2013年1月10日星期二晴今天,我去了七连联系户廖承德家。就快春节了,想看看他家有什么困难,能帮着解决一下。老廖媳妇的身体不太好,我专门去商店买了两箱牛奶和一些水果。去之前,我给廖承德打了电话,他和媳妇都在家。我和廖承德交谈后得知,他种植的70亩棉花产量不太高,共收籽棉19吨,平均单产才280公斤,收支基本持平。女儿还在上大学,家里负担重,经济十分紧  相似文献   
5.
爬坡记     
2004.年,农三师五○团棉花喜获丰收,全团播种棉花8.46万亩,实现总产2800多万公斤,单产籽棉331公斤,总产比2003年增加25%。  相似文献   
6.
正在五师八十九团三连,有一个皮肤黝黑、个子高大的汉子,时常被连队的职工提起,时常被连队的职工称赞,他就是该连副连长王文华。1995年,25岁的王文华怀揣梦想,带着妻儿从甘肃平凉来到五师八十九团三连。三连是一个以戈壁著称的连队,很多土地因鹅卵石太多太大被撂荒。既来之则安之,当年,王文华在老乡的担保下承包了连队150亩戈壁地。连  相似文献   
7.
今年42岁的罗志琼是农七师130团17连的一名职工。2010年,她依靠科技,合理投入,精耕细作,种植的36亩棉花籽棉单产达430公斤,收入10万元,成了团里出了名的科技示范户。1993年,罗志琼跟随丈夫从四川来到新疆,并在130团扎了根。头一年,她种植了40亩棉花,从播种、定苗、中耕、治虫、浇水、打顶到收获,每个环节她都虚心向懂技术的  相似文献   
8.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今年45岁的李翠兰是农八师一二一团三连的一名职工。从18岁就开始种地,她在连里算是"老把式"了。2011年,她种植的110亩机采棉虽然遭受了开春晚、播期迟以及前期风灾、后期低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但亩产籽棉仍然达到了360公斤,纯收入11万元。到了当年年底,她算了一笔细账:按照人工采摘棉花平均2.2元的价格估算,每公斤机械采摘棉花只需花费0.5元,比人工采摘省1.5元左右,单产籽棉360公斤,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摘每亩节省400多元,当年仅拾花费一项就省下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9.
正7月15日,站在自家棉田里看着桃铃满枝的喜人景象,农五师八十六团十三连职工丁武奎脑海里已经有了一幅银海茫茫的喜人图景。2011年,丁武奎种植的74.7亩棉花,籽棉总产达到37吨,当年纯收入7.6  相似文献   
10.
金秋十月正是收获的季节,记者踏上农八师148团的土地,秋风拂面不觉凉,温润的阳光普照在一片片丰收的棉田上,格外明朗。"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金秋的田野没有黄得晃眼的油菜花,却有雪白的棉田用最洁净的颜色来点亮我们的双眼,把最宁静最温暖的诗意延伸进记者的心田。在5连的一块棉田里。一身迷彩服的雷亚玲出现在记者的面前。黝黑的脸庞透出种地人的本色。雷亚玲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