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地面干涉相位估计偏差和植被散射模型偏差都将引起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偏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植被高度反演方法,该方法直接利用BP神经网络模拟极化复相关系数与植被高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不仅可以避免地面干涉相位估计偏差导致的植被高度反演偏差,还能降低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方法面临的散射模型偏差导致的植被高度反演偏差,具有比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方法更高的反演精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你的阳光是自由的它照见了你的青草你的石头和可可西里最神秘的一滴水你的歌声乘风而来它听到了空旷的呼唤与美丽的呼吸在可可西里,一匹藏野驴把起伏的山冈草地交给远方把远方交给自己它的歌唱在不断的奔跑中归于寂静迎面而来的山峰在梦中变成了飞翔的念头和更轻更薄的诗行——题记在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大多数动物都以长长的绒毛抵御寒冷,而其绒毛颜色也多以黑色和灰色为主。但有一种动物却以其艳丽的色彩和动人的体型吸引着一批批的摄影爱好者。它就是藏野驴。  相似文献   
3.
正7月27日,在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农三连的一片沙包里,笔者找到了正在清理林床沙土的司马义.依力牙孜。司马义.依力牙孜说,今春新植的7400多棵小树深入沙包腹地,常常是一场风就将林床掩埋了。"每天我都得来看看,清理一下,这么重的沙土压在它们身上怎么能长高呀。"司马义.依力牙孜说起他种的这些树总是充满情感。看着他麻利的动作,矫健的身躯,你很难想象他已是一位72岁高龄的老人。1993年,司马义.依力牙孜从黄田农场林业工作站护林员的岗位上退休了,跟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司马义.依力牙孜,闲下来总感觉不得劲,他知道他离不开树。每年,他都要在自己家两亩地里育上4万棵树苗,一部分树苗供给林业工作站,一部分被他种在了荒漠里。  相似文献   
4.
方惠 《兵团建设》2012,(19):21-22
正[保护生态]十年来,兵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在环境恶劣的荒漠边缘和千里边境线上开拓出大片的绿洲,创造了一个个"沙漠绿洲"的奇迹,建起了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假如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比作沙海,农八师一五○团无疑就是沙海中一座绿色的岛屿,而马晓华,则是绿色岛屿上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相似文献   
5.
"途经一片茫茫荒漠,上千名老兵埋在这里,墓碑全部面朝东方,籍贯中写着大江南北的地名,这些老兵把军装的颜色给了沙漠,而死后也不占一块绿地,此刻我向这片墓地深深弯下腰,热泪夺眶而出。"这段文字曾写在报告文学《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的结尾,作者蒋巍说,刊发后,这段他钟爱的文字最终没有被保留下来,作为这段文字的创作者他很心疼。虽然最终定稿的结尾"国土总要有人守"蒋巍也很喜欢,但作为诗人的他却固执的迷恋那片茫茫荒漠中的老兵坟茔。在新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老兵们奉献了一生,坚守了一生,爱恨情仇最终都化为了面向东方的墓碑,或许这才是诗人眼中的老兵精神。  相似文献   
6.
红山,坐落在中国北方塞外边疆——赤峰的一颗明珠。这座山顶海拔746米,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石山,因岩石的矿物质含量较高,不适合植被生长,裸露的大面积岩石呈赭红色而得名。红山脚下驻扎着一支常年担负驻地边防保障任务的部队,规模不到百人。红山上的松登上了美丽的红山,所到之处,眼前童话般的美景令人震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细软的沙土像红珍珠股发出迷人的光泽;少而又少的骆驼草等植被长着宽大肥厚的叶子,  相似文献   
7.
谁能想到,在准噶尔盆地南缘、阜康市东南戈壁荒漠上建设的新疆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从成立到今年仅仅8年时间,厂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厂区内树木成行,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公园。"在一些人看来,煤炭、焦化企业似乎是黑、脏、乱的代名词,鸿基焦化用事实完全改变了人们的这一印象。"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新疆大黄山豫新煤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马金元谈到,"是循环经济理念塑造了煤焦化企业的新形象,循环经济理念是鸿基焦化立企之本、发展之基、高效之要。"  相似文献   
8.
八月初,九师一七○团种植的早熟沙棘品种进入成熟期,团场职工群众积极投入采摘沙棘果的劳动。截至目前,该团沙棘种植面积2.6万亩,今年挂果面积约有1万亩,预计可采鲜果较去年增长一倍,职工收入有显著提高。一七○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常年干旱多风,以荒漠戈壁为主,近年来,团党委为改变环境面貌,科学决策,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通过不断尝试,选择了适合团场土  相似文献   
9.
生态更美好     
【视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老何,你这林子里放了多少只羊?""不多,300多只。""老何,你这可有四五十万元的家业呀!"朴实、能干的老何望着他的羊喜从中来。老何名叫何世勇,是农五师九〇团四连职工,近几年,他积极响应团场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速度     
《政工学刊》2013,(6):73-73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成为沙漠独特的景观,也成了戈壁沙漠最优良的防风固沙植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