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09,(16):54-55
今年4、5月间,乌克兰媒体开始炒作本国生产的名为“堡垒”的新型坦克,并认为,这型由继承了前苏联坦克设计生产能力的哈尔科夫“马雷合夫”坦克生产厂出品的新坦克性能优异,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军队最新型的T-90A坦克,甚至与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各型坦克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更胜一筹。但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对此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该刊考察了T-84U“堡垒”坦克的设计历程后得出结论,该坦克不过是乌克兰设计师在给军迷们熟知的T-80更换了炮塔和由柴油发动机替代了汽油发动机后设计出的一种坦克。在俄罗斯人看来,客观看待T-84U“堡垒”坦克的性能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互联网上存在的大量垃圾评论,提出一种基于电阻网络的垃圾评论检测方法,该方法用电阻距离来度量评论之间的上下文语义相似性,把整个评论数据表示成一个电阻网络,把垃圾评论当作该网络上的语义离群点来处理,根据网络节点对电阻网络平均电能消耗的影响,建立电离群因子来度量数据的离群程度,以此来识别垃圾评论。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沈阳军区某机步旅历史上学历最高的战士,硕士生房亮明显"三高",在学历高、曝光高、关注度高的背后,由他引发的糗事也是一桩连着一桩……下面让我们走进连队博客网页,通过微博,晒一晒小房那一箩筐的尴尬事!"毛瑟1898、AK47、M16……"世界名枪讲得头头是道,国产武器更是如数家珍。一入伍,小房的高调演讲绝对是众新兵中的"焦点"。查资料、做课件、写教案,接受记者采访。忙碌的小房摸枪的次数屈指可数。一个月后,新兵营组织射击考核,小房打出了全连唯一的一个0环。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史研究所见与所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评述了近 2 0余年来红军长征史研究概况 ,并对若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核心能力建设问题是一个永恒而现实的重大课题。自从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rn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  相似文献   
6.
《现代舰船》2011,(1):58
点评:"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在构图上选择俯视视角,充分展示了"杜鲁门"号航母的停机平台,使航母看上去更有气势。建议进一步明确航母和背景的黑白灰关系,细化航母细节,突出主次关系这样整体效果会更出色。(艺术评论人曲蕾)  相似文献   
7.
傅俣 《环球军事》2011,(10):50-52
2011年2月22~25日,美国海军遍布本土及海外的全部基地和单位参加了一项名为“固体屏障/堡垒盾牌一2011”的年度反恐演习。美国海军官员表示,自从2000年10月“科尔”号导弹驱逐舰在也门遇袭以来,美国海军越来越重视加强重点敏感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美国一些主流媒体评论说,海军的每一次类似演习都会勾起社会大众对陈年旧事的痛苦回忆,但是这样的演习无论是对美国海军还是普通民众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方亮 《环球军事》2008,(21):12-13
一直对俄罗斯心存防备的波兰在莫斯科兵发南奥塞梯后,立即与美国在8月20日签署了东欧反导系统协议。这一举动逼着莫斯科必须立即寻找到应对反导系统的有效手段。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9月12日消息,由俄杜马议员维克托·扎瓦尔津率领的议员代表团访问了被众多北约国家环绕且与波兰接壤的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相似文献   
9.
美军的计划—规划—预算系统(PPBS),从1961年创立以来,历尽沧桑。尽管美国国内对它褒贬不一,几经检查,但其影响力却越来越大。文章介绍了 PPBS 运作的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导向,对我们不乏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彭华 《环球军事》2008,(6):58-59
195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上校伊万·阔日社布指挥的米格-15战斗机群在朝鲜战场上狠狠教训了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美国空军,令其在朝鲜战场遭遇了“黑色星期四”。苏联英雄谢尔盖·克拉马连科曾亲自经历过那场战争,近日,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杂志特邀他为读者讲述了那场遥远的战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