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基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是在预算审批单位的设租行为与预算经费申请单位的寻租行为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为防范道德风险,一方面,要健全预算人员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外部预算监督。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研和生产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为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励机制的构建应从改革定价方法、税收政策、采办制度、军用标准,建立国防研发基金等方面着手。完善约束机制应从制度、契约和市场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失真及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并会引发社会动荡。会计信息不对称、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制度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失信者获利与失信成本不对称等原因都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演愈烈。当前防范会计职业道德风险,应着重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快会计制度的研究与修订,加大失信者失信成本,以及实施诚信工程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装备采购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目前采用的委托方对代理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监督策略成本会引起最优解迁移,并以实例予以了说明.同时,给出了军事经济效能观测指标的选择原则和多行动代理方的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经济动态     
《中国军转民》2005,(4):76-77
央行报告:币值稳定问题严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在日前推出的未来金融改革研究报告中称,目前中国金融业主要面临六方面的问题,其中尤以币值稳定最为严峻。报告认为,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仍然孕育着较大的潜在风险,控制和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还远未形成。报告称,目前存在的相当大的隐性财政赤字以及经济泡沫过大问题,都是导致币值不稳的重要潜在因素。除了股市和房地产泡沫问题不可忽视外,经济泡沫还可能出现在制造业、原材料加工业或其它加工工业等方面,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过剩。一旦经济泡沫破裂,银行会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影响币值稳定。除币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导弹武器装备采办合同的不完全性特点,利用道德风险模型分析导弹武器装备采办过程,揭示合同双方行为的特征及后果,有利于选择能够实现军企双方利益最佳结合的装备采办合同。可供选择的采办合同包括固定价格合同、成本补偿合同和成本分摊合同。道德风险模型分析表明,在导弹武器装备采办过程中,早期研究与发展阶段应采用成本偿还合同;开发阶段到生产初期应采用成本分摊合同;生产初期之后,应采用固定价格合同。  相似文献   
7.
推动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把准源头关口,从机制入手,最大限度地抑制道德风险,为价值引导铺平道路;要理顺道德资本的收益思路,靠社会力量使道德资本实现其资本增值目标,从企业化视角开发道德资本经营的先进价值理念,从技术互动视角营造正确的道德资本收益导向,从人才群体视角确立道德资本投入范例效应;要强化道德责任的渗入意识,树立理性规范,从体制、社会化措施、制度化建设等方面落实责任主体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道德风险"问题,分析了军方与装备承研承制单位一次委托——代理契约中,承研承制单位"道德风险"的临界行为;接着,分析了军方与承研承制单位长期合作条件下,承研承制单位"道德风险"的行为化问题;最后,针对承研承制单位"道德风险"行为化的潜在性和现实性,提出了抑制承研承制单位"道德风险"行为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道德风险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采购中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采购的不确定性,契约的不完全,导致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产生道德风险。对道德风险进行博弈分析,纯战略下得不到均衡解。因此,引入混合战略,建立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道德风险博弈模型,并得出其均衡解。最后,在分析混合战略均衡解的基础上,提出防范政府采购委托代理道德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在军工产品定型管理中存在的 3种典型委托代理问题: 一是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是隐蔽违规问题, 三是定型工作中的串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