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程大欣 《国防》2010,(5):55-57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全体党员同志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部队各级机关担负着为党委首长谋划建议和抓党委首长意图贯彻落实的重要职能,要履行好这一职能,就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大力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培育知识型干部,促进工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少华 《国防》2010,(11):46-49
党的建设科学化,本质在于正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客观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客观动力。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大的历史时期,是世界性的社会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时代是一个客观实在范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任何思想和理论要想做到长盛不衰,必须与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相一致。偏离时代发展的轨迹,背离时代发展的要求,理论就将失去活力,甚至失去存在的理由,与时俱进也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本身是时代条件的产物,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反…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王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战争性质都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冷战结束后,由于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以及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使得人们对战争性质的判定比较困难.但马克思主义战争性质学说的时代价值不容否定,相反,要正确认识当代战争性质,仍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性质的基本观点.一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识战争性质;二要根据政治目的区分战争性质;三要依据具体情况区分战争性质;四要依据时代特点多视角判定战争性质.  相似文献   
7.
读书是享受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写读书心得。但那时多是为工作需要去读,读了用以指导工作。记得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图书馆是我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的唯一去处。退休前的三十几年时间里,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小实践观”对实践本身缺乏深入具体的系统研究,已不能适应日益发达的当代实践及其科学发展。本文提出建立大实践观,认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的主体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等基本思想为我们建立大实践观提供了指导;大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生态、经济和人类本体,物质、技术和精神,宏观、中观和微观构成的多维复杂矛盾运动系统。从统一的物质进化的观点看,实践系统具有从与人类关系近缘的低能高级层逐渐向高能基础层推进的层次的反控递进发展规律;从大实践观看,传统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认识论是“三统一”的,真理的标准也是有复杂层次性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进步观是考察和分析科学及其历史的基本出发点,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考查研究了科学发展、进步这一重要问题,评述了西方学者对此问题的探索与缺陷,并提出了新的综合性评价科学进步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五个必由之路”是总书记于2022年两会期间提出的重大论断,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代党团结引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指明了科学路径,闪耀着丰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回顾百年党史,立足新的历史条件,深入探究“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科学机理、历史根源、现实基础既是对其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的深层次研究,同样有益于实践层面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