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研究所的生存和发展,除加强军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外,还必须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基础设施优势,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起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为主攻方向,开发和研究涉及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产品,才能既出成果又出效益,才能真正做到保军转民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指技合训教育的本质模式、时空观念、知识、能力与素质观、以及教育方法论等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探讨,对于深入认识指技合训的教育哲学思想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习主席强调:“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推动军事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我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当前,战争形态正向智能化战争加速演变,必须把培养智能化军事人才作为新时代人才强军的重中之重,着力培养造就大批能够担当强军胜战重任的智能化军事人才,为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2008,(1):14-14
在2008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陈求发所作的专题报告对国防科技工业教育工作进行了回顾。陈求发说,自1999年国务院调整军工院校管理体制以来,委属高校,共建高校以及其他参与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在新的管理体制下顺利运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培养输送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两年来.各有关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教育融为国防科技工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谋划,放在国防建设事业发展全局中来部署,  相似文献   
5.
马德祖  丁晓峰 《国防》2001,(8):55-56
玉泉山绿树成荫,昆明湖碧波荡漾.在首都北京著名的西郊风景区,有一座驰名中外的高等军事学府,这就是培养空军中高级指挥军官的基地,被誉为空军"国防大学"的空军指挥学院.  相似文献   
6.
着重以“军校教育”“实践培养”“使用管理” 等三种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途径为切入点,对邓小平军事人才培养途径思想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军分区司令机关的主体是参谋队伍,司令机关坚强与否,取决于参谋队伍建设水平。特别是当前民兵预备役正处于转型建设的关键时期,对军分区司令机关参谋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把握军分区特点,遵循参谋队伍成才的规律,扭住选拔、培养、奖惩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动司令机关参谋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推进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思维、工作以及教育方式都将随之改变。信息、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保证军事院校教学与训练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快军事教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军事院校教育技术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对担负要地防空的预备役高炮部队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认清肩负的责任.着眼提高预备役高炮部队的战斗力,克服在和平环境中形成的思维定势.按照“真打仗,真准备”的要求,将选拔培养新型要地防空指挥人才定位在打赢需要上来。立足预备役高炮部队的实际。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在军队院校改革新形势下,为提升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教员队伍建设水平,在分析当前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基础上,构建包含军政素质能力、实战化教学能力和科研服务部队能力三个方面的教员核心能力基本框架;提出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和加大文职人员培养力度等方面对策,为军队军士院校教员队伍建设路径提供可行性建设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