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From 1944 to 1973 Australia attempted to acquire atomic weaponry. This ambition was driven by the desire to contribute to defending British interests in Asia, fears of invasion by China, Indonesia, and Japan, great-power war, and the belief that nuclear weapons were merely bigger and better conventional weapons, that they would proliferate, and that US security assurances lacked credibility. Although the pursuit of the bomb was eventually abandoned, this was not the result of US assurances. Rather, geopolitical changes in Australia’s environment meant that a major attack on the continent was unlikely to occur outside the context of 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ustralia may soon have to rethink its policies towards US extended deterrence and instead focus on developing its own deterrent.  相似文献   
2.
ABSTRACT

Recent nuclear-weapons-related consultation in NATO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efence and Deterrence Posture Review sheds light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with nuclear consultation in NATO.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uclear Planning Group (NPG), which became the main forum for multilateral nuclear consultation in the alliance, developing a nuclear weapons first use doctrine wa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his process led to the adoption of the Provisional Political Guidelines (PPGs) on the threat to initiate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With a focus on West Germany as the primary addressee of the NPG, it will be postulated that nuclear consultation functioned and may still be seen as an essential tool to manage the credibility of US extended nuclear deterrence in the framework of NATO.  相似文献   
3.
制备出十余种镍(II)系热敏颜料,测定了它们的变色温度(Tc),较系统地研究了颜料组成、基料、填料及环境湿度等因素对变色特性的影响,初步讨论了颜料的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4.
对核动力装置人机系统进行了可靠性数字仿真研究,将人的因素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性及其它参数进行综合平衡,研制出可靠性较高的系统,并在其使用维护中获得最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军事物流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军事物流中物资储备、仓储管理和技术革新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外核电站诊断系统的现状,简要叙述其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分析了运行诊断系统在核动力方面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加强核电站运行诊断系统应用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危险性和在建工程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我国建筑外墙保温立法存在的缺失,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8.
烟幕干扰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战争中,面对我国重要经济目标数量多、防护力量和资源有限的现状,选择各种高效费比的防护措施才能适应我国国情。烟幕正是一种成本低、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的干扰手段。阐述了烟幕的产生、干扰原理,重点介绍了各波段的烟幕干扰材料、常用的烟幕器材及烟幕的具体应用,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工作的实际操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防火建材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保障中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并分析了当前国内防火涂料、不燃性无机复合板、防火堵料、防火卷帘、防火玻璃、防火门等防火建材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探讨了新科技在防火建材中的应用,对绿色防火建材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相变温控混凝土相变储热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中加入相变材料之后对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有一定的吸收,从而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这将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几率.通过筛选带一定结晶水的硬脂酸、月桂酸和正十二醇的3种有机相变材料,模拟实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来研究不同相变材料的掺量、控温效果.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时间一温度曲线,从中搜寻出最佳的相变材料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