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考察了按照不饱和烃含量不同而芳香烃含量近似、芳香烃含量不同而不饱和烃含量近似的要求配制的3个系列27个0号轻柴油油样在95℃强化氧化条件下实际胶质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实际胶质的变化与不饱和烃和芳香烃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5℃强化氧化条件下,0号轻柴油的实际胶质随氧化时间呈直线变化;0号轻柴油中不饱和烃是引起实际胶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其他组成相近时,实际胶质变化率随不饱和烃含量增加呈二次曲线关系增大;0号轻柴油中的芳香烃对实际胶质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规律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对近红外光谱法预测汽油中的稀烃、芳烃含量进行了研究,用全交互验证法对36个不同油库、加油站汽油样品中的稀烃、芳烃含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预测汽油中的稀烃、芳烃含量方法可靠,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稀烃、芳烃含量分析的误差要求。  相似文献   
3.
N、P源对微生物法处理石油烃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生物法处理石油烃的过程中,微生物对N、P源的供给非常敏感,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的N、P源的生物利用度是不相同的,N、P源的选择对降解效果有较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最佳的N、P源进行筛选。对N、P源的逸择和加入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的N、P源分别为(NH4)2SO4、KH2PO4。在(NH4)2SO4、KH2PO4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0mg/L和60mg/L时,废水中石油烃的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作为哈龙灭火剂气体替代物之一的卤代烃类灭火剂用于灭火时会产生大量的卤化氢酸性气体。以层流扩散火焰实验数据为基础,对灭火过程中酸性气体的产生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卤代烃类灭火剂的酸性气体产量进行了比较,并对酸性气体的毒害性进行了详细讨论。从灭火过程中副产物的毒害性出发,为灭烃类火灾时灭火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液态烃泵在设计制造、密封失效、静电危害、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并从密封技术的改进、泵结构的改造、生产操作安全规程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探讨其预防对策,为石油化工行业液态烃泵的安全使用和消防技术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碳氢化合物红外光谱特征吸收主要为甲基、亚甲基等结构基团的振动吸收,特征性不强,但C—C主链红外光谱振动吸收能表达不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应用碳氢化合物红外光谱指纹区谱图形貌特征,建立了根据C—C主链红外光谱识别碳氢化合物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指纹区提供的特征信息能够实现对不同结构碳氢化合物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优于采用碳氢化合物甲基、亚甲基等结构基团的红外光谱振动吸收信息获得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热重法测定了芳基乙炔均聚物及其与苯乙炔的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和成碳率,所得结论有:共聚物中含二乙炔芳烃量越多,交联度越大,则其热分解温度越高,成碳率也越大;二乙炔芳烃和苯乙炔共聚物的成碳率远高于按其均聚物计算所得的成碳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车用无铅汽油国家标准GB 17930-1999中对烯烃、芳烃含量提出了明确限值要求。相应分析方法是GB/T 11132-200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FIA),该方法操作过程复杂,试验时间长,试验结果偏差大。为改进对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测试方法,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目前采用的快速、简便分析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气相色谱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汽油的电性质与其组成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特性,测定了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含量,用全交互验证法对30个不同油库、加油站汽油样品中的烯烃、芳烃含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介电谱方法测试汽油中的烯烃、芳烃含量方法可靠,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对烯烃、芳烃含量分析的误差要求。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用于在现场快速检测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