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军方在装甲车辆保障性分析中前期应作的主要工作,合理地提出了装甲车辆的保障性指标;参与装甲车辆方案权衡,优化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简要阐述综合保障工程建设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现行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之间的联系,提出建立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技术保障工作的信息优势,推进综合保障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模糊性对装备的保障设备设计方案优选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提出了一个考虑不确定性的综合决策方法,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计算各保障设备的备选设计方案到正、负理想设计方案的模糊灰色关联系数,来确定各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势灰色关联度,依据相对灰色关联度对各备选方案进行优劣排序,实现决策。通过某型机载装备的外场测试设备方案的立项竞标决策案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软件保障性的影响要素——软件生命周期过程、软件自身的设计特性和保障资源出发,阐明了软件保障性评估的原理,提出了一套软件保障性评估方案。通过在某维修性分配和预计软件上的具体实践,充分验证了该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软件保障流程分析是研究软件保障规律的重要手段。应用多层赋时变迁、随机Petri网技术,逐步细化建立了软件保障流程仿真模型,给出了各层次模型中库所和变迁的含义。结合模型的仿真分析,提出了用"软件使用保障时间比"作为评价软件保障性的参数,给出了软件使用保障时间比的计算方法,并就该计算方法所表达的意义同装备系统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软件使用与保障时间分配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 TOPSIS 方法中双基点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点的复合物元评估方法.在对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时,将几类保障系统作为物元事物,在确定理想物元和负理想物元的基础上,采用专家经验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计算相对于双基点的关联度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便于扩展、易于计算机实现、推广性强,而且指标权系数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舰炮武器系统的分析,建立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的指标体系。把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应用到舰炮武器系统综合保障性能评价中,得到了相应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一些舰炮武器系统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舰炮武器系统的研制和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装备系统保障性的界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武器装备的保障、保障性的定义与内涵、保障性参数、保障性与可靠性以及维修性的界面处理等问题的研究,探讨装备系统保障性的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装备可用度进行讨论,尤其对使用可用度Ao给出了深入分析,引入了修复性维修保障资源延误概率及预防性维修保障资源延误概率,使Ao的表达式更加清晰,并指出影响使用可用度的6个因素,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0.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是实现装备战备完好性目标、降低装备寿命周期费用和研制风险的重要而有效的决策手段.分别介绍了美、法、德、日等国家在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方面的组织、结构、管理和实际做法,并得出几点启示,为我国开展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