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室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中小学生服务和教职工服务的教育、文化机构.它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造就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千百万合格的建设者,为了培育出灿烂的社会主义群星,笔者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学会利用图书室,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
张国成  程军 《兵团建设》2012,(12):40-41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这里无不饱含着建设者的辛苦和汗水。4月29日17时,笔者戴上安全帽,来到北屯新城区南湖西侧的建筑工地,搅拌机隆隆作响,升降机不停地运送砂浆,运输车满载着建材来来往往。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有的在焊接,有的在搬运钢筋,有的在为浇筑混凝土作准备……这里是正在建设中的北屯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兵团建设工程集团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兵团一建)已元分公司项目部经理吴迪的引领下,我们一行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十七团(今二师二十一团)进驻新疆焉耆县,军垦战士们即投入到屯垦戍边的事业中。自此,在荒滩遍布的开都河畔,也留下"女战士"的足迹。开发、建设、生儿育女……她们为这片热土奉献了青春。60多年过去了,团场处处换新颜。如今,在二十一团这片热土上,新时代的女性建设者们沿着先辈的足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地展现着"兵"的风采,构筑着自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205千米。自西向东主要有3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米~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和学者评选出的"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位列其中。三峡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3个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装机左岸设14台,右岸设12台,共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它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全长2309米,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总工期长达18年(1992年~...  相似文献   
5.
三线建设,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防备可能的外敌入侵,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时政要览     
正祝福祖国祝福党10月18日,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图们大队新华边防派出所民警来到图们市朝鲜族第二小学开展"赞颂新成就喜迎十八大"主题宣传活动,与孩子们共同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美好祝福。图为民警与学生展示创作的绘画作品《祝福祖国祝福党》。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党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从阶级到阶层的发展变化。党对中国社会结构认识的变化,是在总结对中国社会结构分析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恢复了阶级阶层这两个范畴的本来面貌。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这一变化,澄清对阶级阶层的分析思路,这样才能正确看待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属性,以便更充分地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他把员工幸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他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锁定为自己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4,(8):7-9
正民生问题,事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职工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多年来,兵团不断加大在民生领域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重点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成为兵团各族职工群众幸福生活的助推器七师青北公路项目4月16日,在七师青北公路工地建设现场,压路机、平地机、大型挖掘机发出隆隆的轰鸣声,一辆辆运输车不时驶过……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10.
每次拿到《兵团建设》,我首先要翻看的就是"兵团档案"栏目。不久前,我读了好几遍《横穿大漠屯垦和田》,文章中的老部队,就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的前身。60多年前,1800余名战士为了解放和田,为了祖国的嘱托,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行军纪录。他们凭着"南泥湾精神",将一道留在和田的命令执行了半个多世纪。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开拓,把昔日的戈壁变成了良田,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文章中每个主人公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