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碧烨 《宁夏科技》2001,(5):89-91
美国陆军组建数字化部队的目的是要把信息技术引入整个战术部队,尤其是要把数字式C^4I能力提供给低级战术部队,以确保他们在战场上的信息优势。美国陆军前参谋长沙利文上将曾说:“战场数字化就是用电子纽带把战场空间的所有武器连接起来,使指挥官得以协调战斗力诸因素,以达到毁灭性的效果。”为此,美国陆军专门给数字化部队订做了“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和战术互联网。  相似文献   
2.
《午夜前的五分钟》(Five Minutes to Midnight)是美国摇滚乐队“男孩女孩”的一首经典情歌,但是在核武器领域,它却更多意味着“梦魇”,因为这是核武器“毁灭倒计时”嘀嗒声的象征。尽管冷战的阴霾已经散去20余年,但在世界上的拥核国家中,美国和俄罗斯仍然保留着高等级的核警戒部队,这些部队能在受领指令几分钟内发射核武器。另外,英国和法国也拥有一些低等级的核警戒部队,虽然发射核武器所需时间比美俄要长,但是这些部队均是已部署的作战单元。  相似文献   
3.
魏如星 《环球军事》2014,(23):71-71
“当我飞到萨马岛上空时,我紧盯着雷达,搜索着我的冲击目标:美国‘白平原’号航母……10点53分,1架特攻机朝‘圣罗’号突然发起进攻。两分钟之后,发生了大爆炸,全舰大幅度震动起来。此时,航母群的防空火炮也高密度地向着空中扫射。对于部队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袭击;对于关行男队长来说,这就是与妻子的永别;但是对于我自己而言,这却是与死神最近的一次会面。”这是《核袭日本》书中的一段话,讲述者是日本自卫队一位年轻的轰炸机飞行员,读者可以通过他的视角零距离感受战争的恐惧。  相似文献   
4.
在十九世纪初和二十世纪初,有两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分别创作了两部展示青年追求梦想至毁灭的作品,这就是法国司汤达尔的《红与黑》与美国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两位作家和两部作品虽然相距约一个世纪,但他们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于连和克莱特的思想经历以及奋斗与毁灭的历程却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核武器发展到20世纪结束之时,无论是在数量上、种类上、吨位上、精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登蜂造极的地步。到新旧世纪之交,全世界库存核武器已达5万颗核弹头、130到150亿吨梯恩梯当量,足够毁灭人类十几次以上。在核幽灵如同梦魇般萦绕于人们脑际的时候,科学家、军事家、平民百姓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一场核大战中,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将会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范柏 《宁夏科技》2002,(5):26-31
一个核弹可以毁灭掉一个城市,一艘核潜艇可以摧毁一个中等面积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3万颗核弹高悬在人类的头上,其中美国就有7200多颗,这些核弹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  相似文献   
7.
陈鸿猷 《国防》2001,(5):4-6
C国与X国的矛盾由来已久,X国一直想寻找借口向C国发动进攻,给C国以毁灭性打击. 2025年5月8日,C国导弹部队因发射系统失控,一枚远程导弹误射落入X国领海.尽管C国再三道歉,但X国认为,这是向C国发动攻击的天赐良机.  相似文献   
8.
苏伟丽 《军事史林》2008,(12):60-63
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不能打起来,我们首先要归功核子弹。战争是毁灭敌人,保全自己。核子战争有两败俱伤的物质,既毁灭敌人,也毁灭自己,故不能视为战争。 ——梁厚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