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薇 《军事历史》2023,(1):100-110
清代,甘肃作为联结新、藏、青三地的重要政治、军事枢纽,在中央王朝西北边疆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经制兵驻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族际互动。研究清甘肃(含今青、宁、新部分地区)经制兵的建制、驻防及特点,对厘清清廷经略西北边疆的路径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同光之交,云贵总督岑毓英以"易勇为兵"之法,将云南的勇营队伍进行整编,纳入绿营军事体制。云南的"易勇为兵"远非云南一隅的军政兴革所能涵盖,隐伏着朝廷以及部分政治势力试图利用绿营军制改造勇营,进而彻底解决勇营的政治目的,故得到朝廷的支持,并得以在全国推行。但由于多数督抚的抵制,"易勇为兵"之成案并未畅行全国;即便在云南一隅,重建后的云南绿营虽得以维持经制地位于不坠,却变动频繁,难复旧观。"易勇为兵"成案的流产,昭示着论时论政都不能从旧制中寻求救时救世的药方。  相似文献   
3.
晚清最后10年是绿营军队从国家军事体制中被彻底淘汰的时期,大批闲散绿营官弁等待安置。为减少裁军阻力,加快军制变革步伐,清政府各级军政当局进行了多方面的运筹,采取将裁汰官弁安排到新式军事力量中任职、送到军事院校培训以及解甲归田并予以经济补偿等诸多办法,实现了人员的分流,从而基本上消化和解决了10多万军官的安置问题,使晚清新军制变革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清代都司,源于明代。都司卫所与绿营兵相辅相成,构成清初以汉族为主的军制内容,是清初汉族武官升迁调转的必要途径之一。清初在全国设置二十个都司。通过考察清代都司设立的背景、清初各省都司官设置及掌印都司的任命情况和特点,分析清初都司与绿营兵的关系,探索清代都司去军事化及衰落的大势,以及在清初军事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把握明清时代都司系统的发展以及明清军事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朝通过在台湾建置与整编绿营汛塘制度,兼用汉人与熟番的地方武力系统,维系彰化县及番界之外的整体社会秩序。清朝统一台湾后,即设置营伍进行镇戍。康熙末年,为因应闽粤移民的垦殖与偷渡活动,于台湾中部彰化地域设立14座水陆汛塘,维系沿海与内陆地区的社会秩序。雍正年间彰化正式设县后,首先在县治所在地增编存营兵,并主要以建置武力组织方式维系治安,尤以绿营为主体。乾隆初年,绿营进行大幅度营制变革,进一步在沿山地带设汛增兵,甚至在番界之外设置防汛,以因应番界沿线的族群冲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