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连队七月     
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之际,连队掀起红红火火的庆祝热潮,官兵们纷纷用可以想到的各种形式庆祝党的生日。由于版面有限,我们只能选取几个单位,通过他们的现场展示,感受欢庆党的生日的热烈气氛,体会官兵们心中的爱党敬党之情。  相似文献   
2.
兵团赋     
西域大漠,有胡杨红柳者,以其生命坚韧长久,见证沧海桑田,尽览人间春色。微风徐来,树叶作响,红柳起而舞之。胡杨鼓掌曰:尔何乐耶?对曰:君不见千年屯垦今独盛耶?吾为兵团繁荣发展而歌之。  相似文献   
3.
胡杨林生态旅游区位于农七师130团。在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公里至2公里的景区内,保留着天然次生胡杨林5200亩。胡杨秀丽,密布成林,或挺拔于幽谷之中,或兀立于水道之间;各种水域面积5000多亩,水路十八湾贯穿全境,湖潭、泉、渔池镶嵌在水路之上,宛如一串晶莹的蓝宝石。  相似文献   
4.
感悟胡杨     
贺志国 《国防》2007,(10):80-80
我生命的意义定格在了胡杨身上!没有挺拔的身姿!没有傲人的躯干!只是那近似蓬松的闲散透出另一种桀骜。胡杨只要有一片适合自己成长的热土,便发育成一株、两株……时间也便有了漫长的意义:"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腐"。  相似文献   
5.
杨丽娟 《兵团建设》2012,(13):12-13
7月2日清晨,农十四师四十七团老战士王传德带着重外孙在北京援建的小区里散步。回想曾经住过的地窝子、土坯房,再看看眼前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马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富民安居房,老战士的眼眶有些湿润,"是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有了新生活"。60多年前,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0名官兵解放和田后,建立起四十七团,他们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进了大漠戈壁。他们住地窝子、喝涝坝水、吃苞谷面,在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和田艰苦创业,一辈子无怨无悔。2010年3月,全国对口援疆的号角吹响。在兵  相似文献   
6.
7.
记得那年两北驻圳,部队驻地紧靠大漠边缘,看惯了南国的郁郁葱葱,初次接触到塞外的辽阔荒凉,大家在感慨汀山如此多娇的同时,格外关注看似不经意的生命气息。即使是一泓清泉、一棵胡杨,也能让大家兴奋不已。因为在战士眼中,生命在此刻不光演绎着生存延续的本能,更传递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基因。  相似文献   
8.
正3月28日,傍晚时分,一师三团社区的胡杨文化公园里,跳广场舞的男女老少们个个喜笑颜开,精神抖擞。退休职工肖建玲今年63岁了,她边跳边对笔者说:"团场的日子越来越好啦,社区成了退休职工的‘新家’,在社区里,大家都喜欢跳广场舞,我现在精神状态和以前不一样啦,精神焕发……"农家书屋搭建健康平台3月29日上午,笔者在三团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二楼的农家书屋里看见,三三两两地老人们正在翻阅着新到的健康类的书籍。走到退休职工王雪萍的身边,看见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在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要反映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也要表现学校自身的精神追求,还要呈现学校自身的文化特点。华山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构思,提出了"胡杨文化"和"胡杨精神"的概念,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目标,据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设计和表达,并对"兵团精神"做出了独特诠释,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了实处,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