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的几个总体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控系统的总体角度出发,对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行进间射击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供火控系统总体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边行进边工作"方式的目的是提高雷达的战时生存能力。雷达天线波束的指向乃由天线相对其平台的旋转(已知)和平台相对大地运动的转角(未知)共同决定。利用曲率和弧长的概念进行研究,提出在雷达行驶路径为已知几何曲线时,平台转角仅与行驶路程有关。只需获取行驶路程,便可确定天线波束的真实方位。  相似文献   
3.
利用谐波叠加法生成三维随机路面图,建立三维随机路面模型和8×8轮式车载防空导弹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对比试验法设计平整路面静止状态、D级路面10 km/h和20 km/h 3种工况,对影响导弹出筒时刻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行进间发射进行了不同时刻导弹弹射实验仿真,去除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得出影响行进间发射导弹出状态的两个主要因素:在导弹弹射时刻车体的振动状态和导弹与导弹箱之间的接触碰撞。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影响59D型坦克行进间射击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59D型坦克105mm加长管坦克炮行进间对不动目标射击命中率的措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于缩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周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刚当排长时,一次参加军事地形学训练,因识图用国能力弱,在大山里迷了路,落得被战士笑话。从那以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任职,我都时刻告诫自己:练好手中枪,才能有威信;专业技术精,才能带好兵。  相似文献   
6.
西北边陲,一望无垠的沙漠。在这片荒漠中,生活着一群捍卫共和国神圣领空的"空军蓝"。他们是素有"神箭摇篮"之称的空军某试训基地工区。隆冬时节,笔者跟随这群特殊的"铸箭人",亲历他们任务转场背后的感人故事。"沙浪"中,他们这样挺进这里是为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发放"准生证"和"出生证"的地方。近年来,该区随着职能拓展、试验兵器装备性能提高,执行试验任务常常转场到几百公里外的茫茫沙海中。2014年10月23日,伴着风沙,检查站集结完毕。"出发!"在副总指挥李卫兵的一声令下,官兵们迅速登车,开始了转场任务。行进过程中,李卫兵每隔20分钟便向各个车辆喊话,实时通报路况信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导弹行进间发射时车体的强烈振动,提出了利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半主动控制的方法。首先,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的导弹发射车悬架系统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四自由度振动模型,推导出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然后分别考虑发射车在恶劣路况下的行驶以及行进间发射2种工况,利用磁流变阻尼器提供控制力进行了线性最优二次型振动控制。最后编写了控制程序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实施半主动控制后,2种工况下车身的振动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坦克底盘角振动对火炮射击精度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车试验表明,在行进间射击试验时,当车辆超过一定车速(行进间射击车速)时,射击精度或射击命中率会发生大幅度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坦克底盘角振动导致的射击偏差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车试验数据,对射击延迟时间内底盘角振动造成的火炮射击偏差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行驶车速条件下,车辆底盘角速度、姿态角变化量随着射击延迟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射击延迟时间内,车辆底盘角速度、姿态角变化量与射角偏差随着行驶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射角偏差引起的目标距离偏差是弹丸横向速度导致的目标距离偏差的3倍~5倍。因此,随着行驶车速增加而增加的射角偏差增大是行进间射击车速受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全地形车载火箭炮系统发射与行驶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基于路面功率谱密度函数和谐波叠加法,创建了全地形车野外行驶的三维随机土石路况模型,对战车行进间发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该型号车载火箭炮行进间发射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战车及发射装置的动态响应情况及运动特性和车速对发射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全地形车可以在土石路况低速行驶完成行进间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目标机动性增强,行进间射击成为自行高炮的一种重要发射方式。针对行进间高炮跟踪和瞄准目标能力较差的问题,采用了两轴稳定法对稳定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瞄准线稳定补偿量的数学模型,以不同路面谱和不同车速下车体姿态振动作为扰动量,构建了两轴稳定的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两轴稳定法在B和D级路面下误差抑制效果达到97%,F级路面达到92%,稳定效果大幅改善。验证了该方法对提高行进间射击精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