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辉 《国防》2011,(7):26-28
"十二五"时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国防动员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统筹谋划,推进改革创新,制定对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十二五"国防动员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相似文献   

2.
王贺文 《国防》2006,(6):10-12
胡锦涛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各项建设,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共同发展。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充分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各个领域,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要重点抓…  相似文献   

3.
赵弘  赵琳  孟宝宏 《国防》2016,(5):28-32
新形势下,世界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要求、网信军民融合的新发展使信息动员在国防动员中的主导地位更为突出.我们要充分认清面临的形势任务,科学分析信息动员发展动向,抓住影响信息动员建设的关键问题持续发力,健全信息动员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动员体系、加速推进信息动员作战准备、统筹信息动员和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突出信息动员人才培养,从而推进信息动员建设发展整体跨越.  相似文献   

4.
余阳 《国防》2016,(2):27-28
预备役部队具备独特的军民融合发展优势,但也面临政策法规缺项、融合机制滞后、资源融合乏力、保障模式粗放等矛盾困难,必须科学合理统筹、顺畅融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集约高效保障,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5.
当前,军队财务人才建设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统筹使用力度不够、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军队财务人才建设的发展。为此,应按照“专业对口、择优选拔,按需培养、合理使用,资源共享、科学交流”的原则,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统筹使用人才资源,推进联合共享机制;制定人才梯队建设长远规划,解决资源供需矛盾;完善用人机制,优化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我国民企参军步伐,深入实施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战略,在系统梳理世界军事大国推进民技军用的历史经验做法和最新政策取向的基础上,归纳出5个方面的有益经验,即统筹制定战略规划、设立专门协调机构、大力推进竞争采购、完善竞争配套政策,以及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结合我国民企参军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提出了统筹制定民技军用战略规划,建立高效统筹协调机构,加大竞争性采购推进力度,完善扶持优势民企配套政策等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承伟 《国防》2007,(6):35-36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动员建设,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妥善解决国防动员建设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统筹好国防动员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努力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劲松 《国防》2001,(1):35-35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以来,全面建设形势是好的,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问题之一:民兵训练经费统筹随意性大,成为制约人武部建设的“瓶颈”。一是收取的方法比较乱。个别县(市、区)由财政统一划拨,大部分县(市、区)  相似文献   

9.
栗战书 《国防》2008,(7):18-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加速推进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快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落实这一要求,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军事形势及其影响,准确判断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正确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抓住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侯维敏 《国防》2006,(11):16-17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国防动员工作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动员工作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对于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更好地解决动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动员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国防动员建设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按照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原则,更新发…  相似文献   

11.
李远星 《国防》2016,(6):64-66
统筹推进国防交通建设与国家交通发展,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交通建设的方法路子,也是国家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的根本所在.正确分析国防交通建设与国家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国防交通建设与国家交通发展的原则及要求,对于统筹推进国防交通建设与国家交通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战略思想,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木生  曾祥雕 《国防》2004,(1):16-16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整体转型,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客观要求。当前,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观念与信息化建  相似文献   

14.
齐三平 《国防》2012,(8):6-9
一、国家主导是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基本前提 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就是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促进军地双方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不仅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更涉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统筹和解决好这些宏观战略问题,是国家的大事、政府的大事、军队的大事;只有国家主导,才有条件完成军民融合的整体布局、宏观筹划等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5.
辨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国防后备力量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我党我军建设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总揽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明确强调要“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这是党对新形势下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加快推进国防后备力量转型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6.
王珉 《国防》2006,(12):8-10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国防动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不断提高国防动员能力,为维护国家发展和稳定提供安全保障。一、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抓好国防动员建设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必须做到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在总体发展战略、发展进程、发展机制、资源配置上相互协调,同步推进。第一,围绕协调发展科学统筹。要把国防动员建设放在国家安全利益、国防现代…  相似文献   

17.
依靠法规制度推进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建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自觉运用党内法规制度解决好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真正使制度建设这一根本性建设贯穿和体现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推进军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任民 《国防》2004,(9):20-2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又是正确把握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宗旨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统筹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实践活动,不可避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应正确运用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各种关系,集中解决突出矛盾,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努力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