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二战中由于日本忽略扫雷技术,在一美军饥饿战役中,日本的海上运输几乎被水雷完全切断,使日本的作战能力大打折扣。战后,日本自卫队组建伊始就很重视扫雷,先后设计建造了多级扫雷艇。如今,日本的扫雷技术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强。1991年海湾战争后,日本曾派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及扫雷母舰前往波斯湾,扫除伊拉克布设的各种水雷,其成功率超过了美国海军,受到了美国海军的表彰。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部署在波斯湾的美英舰队在伊拉克南部海域截获了3艘载有100多枚水雷的伊拉克拖轮,澳大利亚海军在阿拉伯湾以北海域截获4艘布放水雷的伊拉克军用船只,这些船只总共在上述水域布放了86枚各种型号的水雷。 尽管伊拉克海军几乎已不复存在,仅有150艘小船,但它们在海湾北部的幼发拉底河口附近大量布雷,对联军的海上行动构成威胁。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伊海军布下的水雷就重创了美海军两牺攻击舰“特里波利”号,并曾险些击沉巡洋舰“普林斯顿”号。  相似文献   

3.
前言1991年4月26日,日本应邀派遣1支由4艘“初岛”级扫/猎两用型扫雷艇(其中两艘是“初岛”改进型)、1艘“早濑”级扫雷母舰(2000吨)和1艘“十和田”级补给舰(8150吨)组成的反水雷舰队,远涉重洋,航程7000余海里,航渡35天,到波斯湾参加反水雷作战。不久,消息传来,日本扫雷艇后来居上,共取得消灭锚雷13枚和沉底雷21枚的丰硕战果,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由于自身地理条件要求和二战中遭水雷封锁的痛苦记忆,日本海上自卫队从建立之日起就将提升扫雷能力作为其重点发展目标之一,50年来一直在谋求建立一支强大的扫雷部队。目前海上自卫队扫雷部队包括2个扫雷群、1个航空队和7支地方队,共装备各型扫雷舰艇近40艘、扫雷飞机12架。其扫雷能力之强已为世界所公认,并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到波斯湾海域参加扫雷作业。 近年来,水雷武器发展迅速,进步显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靠感应舰船声音和磁  相似文献   

5.
1991年4月德国的反水雷编队抵达波斯湾水域,这支编队除了331B级猎雷艇以外,还有两套“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即两艘HL 351级主控艇和6艘“海豹”遥控艇,德国是惟一一个派出扫雷兵力的国家。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对非接触扫雷,特别是装备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依卡”遥控扫雷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更热衷于猎雷。然而,“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在科威特水域联合反水雷行动中的成功表现,不仅证明了该系统卓越的扫雷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受日本宪法的制约,日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参与海外军事活动方面一直相当谨慎。但日本也曾参加过一些海外军事活动.其中,1950年参加朝鲜战争的扫雷活动就是一例。 195O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当时的联合国军 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执意决定于10月20日实施元山登陆战,而对于盟军来说,此时最致命的弱点是扫雷能力不足。特到是在北朝鲜东海岸海面一带,布有由苏联提供的、由苏联专家设置的数千枚水雷。水雷不除就无法进行登陆作战。当时的美国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帕克少将突发奇想为何不借助于旧日本军的扫雷舰呢?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日本海军人员被解除了武装,但此时仍残留着一支还可以执行战争任务的部队即海军扫雷部队。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军》2003,(6):18-18
据悉,美国海军谍报机关在夏威夷、基韦斯特和圣地亚哥的秘密基地训练了大约240只海豚,这些海豚在一些水下侦察活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991年海湾战争中,海豚在波斯湾水下为美国海军侦察伊拉克施放的水雷位置已大显身手。据说5头训练有素的海豚,至少有3次使锚泊和游弋于波斯湾海域的美军舰艇免触水雷。其中,有两只海豚发现了一群水雷,而美国的一艘驱逐舰正向该海区驶来,海豚冒着被撞死的危险,在战舰对面跃出水面发出警报,使美舰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了水雷。 近年来,美海军还对海豚进行携载弹、雷试验。同时,又着手试验一种“自杀”的海豚敢死队员。即由海豚拖带一种触发水  相似文献   

8.
水雷战是海军的重要作战样式之一。水雷虽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规兵器,但它不仅可以完成战术和战役使命,而且还可以成功地发挥战略作用。因此,当今世界各国海军都在积极开展水雷战的研究和开发。有矛就有盾,有水雷战就有反水雷战,反水雷战却是世界级难题,几天布设的水雷,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扫除,动用的舰艇和兵力,投入的费用都远远大于布雷,有时甚至可达几十倍或上百倍。可见,水雷易布难扫的特性决定了反水雷作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我国海域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水雷战,但扫除1949年国民党撤退时在长江口的布雷,1972年美国对越南北方各港口的布雷以及30年代国民党在厦门湾海域的布雷,都是对我人民海军反水雷能力的直接考验。我人民海军扫雷部队在3个不同时期的成功扫雷,表明我人民海军具备反水雷战的能力,对未来反水雷作战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1991年1月17日深夜,1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从位于地中海、波斯湾和红海的美海军9艘军舰上射向预先编程设定的伊拉克目标,标志着“沙漠风暴”行动的开始:同一天夜里,228架次作战飞机从停泊在红海、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北部的美军6艘航母上起飞出击。在随后5周中,多国部队一举击败了伊拉克。这一胜利令世人瞩目,同时海湾战争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在1990~1991年海湾战争的海战中,水雷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拉克在沿海布设的大量水雷,重创了美国海军的2艘军舰,使多国部队难以进行海上登陆作战,而且战争结束后,投入了大量兵力进行长时间的扫雷。冷战结束后,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很小了,取而代之的是区域性争端的新威胁。海军作战的主要舞台由大洋转向沿海,从而作为海战中重要一环的水雷战在海湾战争后进一步引起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方针。加拿大海军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规模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向全球的几乎所有冲突地区派出了海上力量。1990年8月,加拿大海军向海湾地区派遣了由3艘舰艇组成的特遣部队,使加拿大成为最早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的国家之一;1998年海湾局势紧张时,加拿大立即向海湾派出了一艘军舰;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海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日本十分重视水雷战能力建设,特别是反水雷作战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不仅拥有较先进的扫雷舰艇和一批训练有素的扫雷作业人员,而且平时注重加强部队的实战训练和演习,积累了丰富的水雷战经验。近期,美日两国又举行了水雷战研讨会,加强反水雷战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海上自卫队实力的增强和野心的膨胀,已多次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充当日政府向海外派兵的急先锋。尤其是近年来,更是赤膊上阵,频频向国际社会显示其海上的军事实力。 1991年海湾战争后,日海上自卫队以“保护环境”为名,向海湾地区派出了扫雷部队,参加多国部队的扫雷行动,这是日本  相似文献   

14.
3月21日,美、英联军领导下的澳大利亚海军发现并缴获了4艘伊拉克伪装的布雷艇和艇上的86枚水雷。该事件向人们发出了一个新信号,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的伊拉克海军难以再次打水雷战这张王牌,伊军水雷成为了撒不出去的“撒手锏”。  相似文献   

15.
闫璞  池建文  茹呈瑶 《国防》2006,(7):68-70
2006年4月2日,伊朗在波斯湾海域举行大规模军演时发射一枚名为“鲸”(波斯语“胡特”)的高速鱼雷。该鱼雷从一艘水面舰艇上发射,入水后以极快的速度(100米/秒)成功击沉一艘靶舰。从该鱼雷的外形、速度、发射尾焰和气泡轨迹来看,都与俄罗斯的“狂风”超空泡鱼雷相似。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超空泡鱼雷,由此也引发世人对超空泡武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在茫茫海战场、港口航道,一枚小小的水雷就是一座暗堡,令各类的舰艇望而却步,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被人们称为"海上敢死队"的扫雷舰艇则是扫除这一座座暗堡、开辟海上通道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7.
杨修水 《当代海军》2006,(12):60-67
扫雷舰艇篇今年10月中旬,美国参议院通过议案,允许布什政府于明年向台湾出售2艘“鹗”级猎雷艇“金莺”号和“猎鹰”号。美国军事分析家预测,中国大陆如攻击台湾,很可能在台湾海峡布放水雷。水雷将把美国军队挡在外海,阻止其靠近台湾,对美军协防台湾不利。基于这种考虑,美国政府同意了向台湾出售猎雷艇的计划。与此同时,台湾军方近年来对水雷作战日益重视,多次邀请由日本退役军官组成的技术顾问小组,参加岛内代号为“康平”的水雷作战演习,并引用美国对日本实施水雷封锁的战例进行实兵演练。  相似文献   

18.
扫除抗登陆方水雷障碍,既是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三军联合破除敌抗登陆水际障碍的前提条件.根据抗登陆方水雷情况想定,研究三军联合破障中海军扫雷兵力的运用,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水雷分为3种类型分别进行分析量化处理的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切合实际的海军扫雷模型.根据该模型研制的海军水雷破障辅助决策系统,可以完成已知扫雷时间、扫雷兵力和扫雷率这3个最主要扫雷参数之间的互相求解问题,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了定量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雷作为一种现代海战武器,最早被当作对付水面舰艇的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用它进行反潜时就炸沉潜艇54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反潜力作用更加突出,仅德国潜艇就有27艘被水雷击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海军布设的1000多枚水雷,不仅重创了美国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浦贺”级扫雷支援舰的第二艘“丰后”号建成服役。随后被派往吴港,替换原有的“早漱”号,担任第一扫雷队群的旗舰。此前,首舰“浦贺”号已被派往横须贺港,替换原来的“宗谷”号,担任第二扫雷队群的旗舰。至此,计划建造的2艘新型扫雷舰已全部建成服役。研制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曾在日本沿海发动了强大的布雷攻势,使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彼切断,对外联络陷丁瘫痪。鉴于这一惨痛教训,战后几十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对水雷战装备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将反水雷战与为保交而实施的反潜战、防空战、水面战相提并论,视为海上作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其先后建成的水雷战舰艇达90余艘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