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信息化2.0时代,作为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领航者,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与技能对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选拔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考察其胜任力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胜任力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由3个一级指标及4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洋葱模型为原型,构建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2.
运用SPSS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所收集的军队驾驶员胜任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设计出军队驾驶员胜任力模型,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证明其结果是有效的。利用所设计的军队驾驶员胜任力模型测量兵员的胜任力,有利于军队驾驶员的选拔与培训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把"能力不足"作为全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之一,鲜明地提了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情、国情、党情、军情的深刻变化,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着眼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加强以"举旗力、学习力、自律力、安全力"为重点的"四力"建设,才能真正胜任本职工作,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加强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知识学习,增强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以科技素养提升促进能力素质升级”。加强军士队伍科技认知力培养,是全面加强新时代军队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引领和支撑军士成长成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士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对2000多名军士进行了调查,研究界定了军士队伍科技认知力内涵,构建了“六力三维”模型,提出了加强军士队伍科技认知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把能打胜仗作为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应当着眼坚定政治信念,切实铸牢基层干部敢打必胜的思想根基;聚焦核心军事能力,着力提升基层干部胜任本职的综合素质;围绕实现强军目标,进一步优化基层干部积极进取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军事代表室的实际出发,增强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应当理清抓业务工作与抓支部工作的关系,提高围绕中心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理清党支部集体领导与总军代表负责的关系,提高发挥班子成员整体作用的能力;理清党支部议事与行政例会的关系,提高抓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的能力;理清"党代表"与总军代表的关系,提高严格约束和管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层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员,其组织指挥能力是胜任武装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检验专武干部组织和带领民兵预备役人员应付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组织军事训练等军事才能及其是否“专武”的重要体现。 作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军事组织指挥素质,具体地讲,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把握大局的能力。把握大局,首先要了解情况,明确事态  相似文献   

8.
新进机关的干部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角色面临着转换,对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尽快缩短适应期,更好地胜任本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在加强学习中提升素质能力。学习力决定着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了机关的门,未必就具备了机关干部的素质能力。机关干部应以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学习应克服一个"满"字、防止一个"惰"字、远离一个"躁"字,践行一个"谦"字、坚持一个"恒"字。学习  相似文献   

9.
建立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胜任力模型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队院校多元化的师资配备,不仅能够为教学科研工作注入新鲜血液,而且对解决军队院校师资短缺和结构问题至关重要。非现役文职教员在多元化的角色中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元可替代的作用。依据胜任力的内涵并结合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聘用的特点,借鉴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成果,分析并初步构建了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变迁、装备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在二十年左右的应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GJB1854与当前的装备采办管理要求、军事代表制度改革要求、军事代表能力素质要求不相适应,为适应依法治军的需要,为后续的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和军事代表制度改革奠定技术基础,为检验验收的具体内容更好地反映实战化训练及作战要求,及时地梳理产品规范的编写标准和要求,廓清疑惑就显得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人民军队内部的军事民主,对于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力、组织指挥力、贯彻执行力、人格感召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通过发扬军事民主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需要在民主主体上,由单纯依靠官兵向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拓展;在民主方式上,由单纯依靠组织向多渠道、多途径参与拓展;在民主时机上,由遇事应急式求解向预案研究式参与拓展。  相似文献   

12.
军事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问题是军事认识论有关主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认识主体认识能力的高低则是军事认识主体素质强弱的体现。因此,研究军事认识主体的素质,探索提高军事认识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对于提高军事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把握现代战争的规律,争取现代战争的主动权,夺取现代战争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政治指挥军官队伍军事能力建设,院校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找准薄弱环节、转变思想观念,把军事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党的军事理论灌输,提高其在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领导能力;强化军事素质培养,提高其指挥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强化科技素质培养,提其对信息化战争的驾驭能力;强化身心素质培养,提高其对信息化战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的形势下炮兵初级指挥人才必备的知识能力出发,对军事人才素质结构及形成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院校培养军事人才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战争和知识军事对我军政治工作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化人才的素质结构由政治素质结构、科技能力结构、军事认知结构、身心素质结构组成。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具有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体现顺应未来智能化战争发展趋势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军事会计教育的总体目标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素质是根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改革我军现有专业设置过细、财务会计不分的状况,按学科规律建立军事会计学科和军事财务学科。军事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应包括军事会计理论体系、军事会计应用体系和军事会计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利用突变级数法的基本思想和突变系统的4种常用类型:尖点突变、燕尾突变、蝴蝶突变、因第安人茅舍突变,依据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建立多目标的突变评价方法模型。在建立新型军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突变模型对新型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知识经济”“知识军事”的大背景下,军事经济管理人才的科技素质在其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军事经济管理人才的科技素质包括五个方面:科技知识、科技思想观念、科学方法、科学品格、科技能力。前四个方面表征了思维层次的科技素质,后者表征了实践层次的科技素质。军事经济管理人才科技素质的养成可通过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改革、院内氛围营造及院内外条件创设等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眼军改大背景下军事代表人才队伍现状,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考路径,研究新时代军事代表人才培训问题.结合军事代表改革发展需求,探索构建基于"职业化、专业化、实战化、基础化"的新型军事代表知识模块化培训体系,以加快军事代表执业能力培养,满足装备建设发展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我国军事文化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维护我国军事文化安全,必须强化军事文化安全意识;增强主流文化对腐朽文化的抵御力;提高军事文化创新能力;增强军事文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